沙子关
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丰都县:沙子关在“县南二百里。有巡司戍守。嘉靖二十七年,添土副巡司”。清裁巡司。
即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沙子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丰都县:沙子关在“县南二百里。有巡司戍守。嘉靖二十七年,添土副巡司”。清裁巡司。
唐神龙元年(705)置,治所在沙州城(今甘肃敦煌市西)。后废。
即今福建长泰县北林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长泰县: 林口隘在 “县北五十里。又县西北有鸬鹚、 下翁等隘; 县东北有上宁、 磨、 白桐等隘; 县东南为朝天岭隘,俱有民兵戍守”。
①在福建古田县西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卷30古田县:五华山“在县西南崇礼里。五峰连峙,峭拔千仞,亦名仙山。山上有仙楼、道院、邑人祷雨于此,又名大佛岭”。②一名五花山。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
又称昭丘。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七十里河溶镇境。昭王系楚平王之子,公元前515年即位。公元前489年卒。《水经·沮水注》: “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,东对麦城,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,‘西接昭丘’ 是也”。《文选
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 深坑山寨 “在县北。瑶寨也。《志》 云,自县而北接清远县界,西北接怀集县界,远近瑶山,以数十计”。
北宋置,属羁縻文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北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崇宁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境。属宜州。后废。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置,属抚宁县。在今河北抚宁县东南。
指汉长安城北面西头的横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六村堡乡关庙村与相家巷一带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北出西头第一门曰横门。《汉书》虒上小女陈持弓走入光门,即此门也。”
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北。南朝宋置,南齐置南襄城郡于此。《南齐书· 曹虎传》: 永明六年(488),“荒贼桓天生复引虏出据隔城,遣虎督数军讨之”。
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(260) 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信陵县 (今湖北秭归县南)。魏灭蜀后,置建平郡都尉于巫县 (今四川巫山县)。西晋咸宁元年(275) 改为建平郡。太康元年 (280) 灭吴,将两建平郡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