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西镇

河西镇

即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。清光绪 《盐源县志》 卷2: 河西场 “东二百十里”。清会盐营于此设河西汛,有守备驻防。


(1)在河北省临西县东部,东邻山东省。面积52.8平方千米。人口3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西,人口 8850。 地处卫运河西,故名。1965年为临西县人民政府驻地,设城关镇,1966年改公社,1970年县人民政府迁出,改名先锋桥公社,1984年改镇,1989年改今名。产小麦、棉花、玉米及苹果、梨。有电镀、修造、被服、印刷、油脂等厂。为邢台市通往山东的交通咽喉。邯临、邢临、清临公路交会于此。(2)在山西省高平市南部。面积103.6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西,人口 3980。 原名丹西村,因位居丹河西岸而得名,后改河西村。1949年属高平县七区,1956年建河西镇,1958年改乡,同年11月属晋城县高平公社。1961年复高平县,改河西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悬壶南乡、牛庄乡并入。位于丹河与许河河谷地带。产小麦、谷子、玉米等。有煤矿、橡胶、炼铁、地毯、火药、纸箱、造纸、陶瓷、建材、农机修理等厂。特产丝织挂毯。太焦铁路、207国道纵贯南北。古迹有游仙寺。(3)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中西部、西辽河北岸。面积75.7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汪家窝堡,人口 1240。 1982年设河西办事处,1984年置镇。农产玉米、稻、谷子、高粱、大豆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猪。有淡水渔业。通霍铁路和111、304国道经此。(4)在湖南省古丈县西北部、广潭河入酉水处。面积2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西,人口850。因处河西岸得名。1983年由茄通乡析置。地势平坦,俗称“古丈小平原”。产稻、玉米、甘薯、茶叶、板栗、柑橘等。有水泥厂。客轮可上溯保靖,下通沅陵凤港。有公路与吉张公路相接。名胜古迹有白鹤湾战国墓葬遗址,猛洞河、栖凤湖风景区。(5)在广东省陆丰市西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香校,人口 1000。 因处螺河西岸得名。1958年属潭西公社,1961年析置河西公社。1963年省入潭西公社,1969年复置。1984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螺河下游平原、台地区。农产稻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、芝麻,为县甘蔗主产地。有砖瓦、陶瓷等厂。有公路南接324国道。名胜古迹有定光寺、紫竹观、三元殿、石龟、石蛤、石鸡母等。(6)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西。面积184.3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西,人口 1200。 “河西”,古“”、“河”意相通,以在杞麓湖西得名。唐初隶南宁州都督。南诏后期属通海都督,为步雄部。明、清、民国时均为河西县治。1950年仍为河西县治。1956年11月通海、河西两县合并后,设杞麓县第二区。1959年改西城公社。1961年又为二区。1969年复西城公社。1984年建河西区。1988年设河西镇。地处杞麓湖断陷盆地西部。产烤烟、稻、蚕豆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水泥、玛钢、红砖、农机配件、铸造、塑料制品等厂。大(栗园)小(羊街)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圆明寺。(7)在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中部偏东北。面积16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河西,人口130。因地处漾濞江西岸,故名。1950年属化平区,1952年属上街区。1957年为河西乡,1958年属上街公社,1961年为河西公社。1962年属漾濞公社,1963年属上街区,1966年改东风公社。1984年设河西区,1988年建乡,2001年置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,特产核桃、“秤砣梨”。有果品厂、木材站及采矿、粮油加工等企业。有公路接昆瑞公路。名胜古迹有“天开石门”、“西南丝路”古道遗迹。(8)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汪家台,人口 2320。 镇以处付家河西岸得名。1953年设河西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6年与二里乡合并设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小麦,盛产蚕茧、木耳、油桐。有奶牛场。有公路通316国道。(9)在青海省贵德县中部。面积434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格尔加,人口 3690。 因处西河以西,故名。1950年属二区,1953年划为新四区。1958年建河西公社,1984年改乡,2001年置镇。产春小麦、瓜果、大蒜、花椒。西久、宁贵公路在此交会。格尔加村北有贵德黄河大桥。名胜古迹有堂尔亥来遗址、西台遗址、下排园艺场遗址、瓦家古城和黑古城、文昌庙等。建有全省第一个矿泉浴疗院。(10)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西部。面积80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坝,人口 1230。 因在清水河以西,故名。原为城郊、纪家、喊叫水三乡辖地。1984年析设河西乡,1992年置镇。为固海扬水工程灌溉区。产小麦、胡麻、大麦。宝中铁路经此并设站。109国道、银平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梅溪

    ①兰江支流。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北梅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兰溪县:大梅溪“在县北五十里崧山下。源出浦江县之大洪岭,又有小梅溪出浦江县之乌蜀山,经崧山下而合流,至县西北三十五里金家梁,入于大溪”。②在今福建

  • 鄂县

    ①秦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鄂州市。三国魏黄初二年 (221) 孙权自公安迁都于此。改名武昌县。②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析武昌县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南。隋开皇九年 (587)废。古

  • 永平驿

    明置,在今云南永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永平县:永平驿“在县治东五里”。

  • 员冈市

    在今广东番禺市北员冈村。清同治《番禺县志》卷18:墟市有“员冈市”。

  • 扁都口

   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扁都沟,为由青入甘主要道口之一。民国 《大通县志》 第一部: 扁都口“去县城西北三百九十里。群峰若帐,一口如瓶,为北出甘州之要道”。

  • 金汤设治局

    1932年于上鱼通地方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乡。1939年划归西康省。1951年并入康定县。1932年由宝兴县析置,治金汤坝(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金汤)。原属四川省,1938年划归西康省

  • 南径 (逕) 岭

    在今江西安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 “打鼓岭” 条下: “县南三十里又有南径岭,上有径路长数十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南径岭 “径口有石,高三十余丈”。

  • 怀泽郡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贵州置,治所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贵州置,治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同贵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

  • 吕亭

    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十八里吕亭镇。为南朝置吕亭县、吕亭左县治所。明置吕亭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吕亭“相传吕蒙尝驻师于此”。

  • 陶乐设治局

    1929年置,属宁夏省。治所在陶乐湖滩 (今宁夏陶乐县西南高仁镇)。1930年改沃野设治局。1937年复名陶乐设治局。1941年改为陶乐县。1929年由东旗鄂托克辖地析置,治陶乐湖滩(今宁夏平罗县高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