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州

泾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沛县 (今安徽天长市西北石梁镇)。陈废。

②北魏神䴥三年 (430) 置, 治所在临泾县 (今甘肃镇原县东南)。后移治安定郡安定县 (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)。《元和志》 卷3泾州: “因 (泾) 水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甘肃泾川、崇信、平凉、华亭、灵台及陕西彬县、旬邑、永寿,宁夏泾源等县市地。隋开皇初郡废,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安定郡。唐初复名泾州,仍治安定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安定郡。至德元年 (756) 又改名保定郡,并改县为保定县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泾州。金改泾川县。元复置泾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省泾川县入州,移今泾川县治,属平凉府。清升为直隶州。1913年降为泾县。


北魏神䴥三年(430年)置,治临泾县(今镇原县东南)。取泾水(今泾河)为名。辖区约今甘肃省泾源、平凉、华亭、崇信、泾川、灵台,陕西省彬县、旬邑、永寿等市县及甘肃省镇原县部分地区。后移治安定县(唐改为保定县,金改为泾川县。今泾川县北泾河北岸,明移今治)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安定郡。唐初复为泾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安定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泾州。辖区缩小,约今甘肃省镇原、泾川、灵台等县地。广德元年(763年)地入吐蕃。大历三年(768年)复置。为泾原节度使治。北宋属秦凤路。金属庆原路。元属陕西行省。明初省泾川县入州,属平凉府。清属甘肃省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泾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家村

    亦作陈家市。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文昌县:清澜千户所“万历九年迁县东南南��都陈家村”,即此。

  • 马铺岭

    在今甘肃华亭县北四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壶河川

    古名祁夷水。即今山西广灵县南壶流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广灵县: 壶河川 “在县西南,即滋水也。自灵丘县流入境,经县西南壶川山,下有神泉流注焉,因名”。东流至河北蔚县入桑干河。

  • 狼牙修国

    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北大年一带。昔为东西往来要冲。《梁书·海南诸国列传》: “狼牙修国,在南海中。其界东西三十日行,南北二十日行,去广州二万四千里。” 《隋书·南蛮列传》 作狼牙须。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

  • 猫儿窝

    又作猫儿庄。在今江苏邳州市南运河东岸。《明史· 河渠志五》: 万历三十年 (1602),议“浚猫儿窝等处之浅”,以终泇河未就之功。即此。清时邳州州同驻此。

  • 走马冈

   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崇德县:走马冈,“《志》云:此为吴、越分疆处,下有洗马池”。

  • 福山卫

    又作福三卫。明永乐三年 (1405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普耳萨西北。后废。明永乐三年(1405年)置,治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左岸普耳萨西北斐森屯。后废。

  • 敛寻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剑川节度。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。宋大理废。在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。南诏时属剑川节度使。

  • 敦照镇

    北宋置,属漳浦县。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三十里旧镇。

  • 挍城

    亦称挍亭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: 元鼎元年 (前116),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