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溪墟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北七十里北江东岸之清溪村。北宋置清溪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②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清溪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7: 东江 “又北屈东北过长山旧围,清溪墟水合上官仓水自东南来注之。上官仓水……又西南过清溪墟,注清溪墟水”。
①即今广东英德市北七十里北江东岸之清溪村。北宋置清溪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②即今广东东莞市东南清溪镇。清宣统 《东莞县志》 卷7: 东江 “又北屈东北过长山旧围,清溪墟水合上官仓水自东南来注之。上官仓水……又西南过清溪墟,注清溪墟水”。
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兴隆店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新民厅图:东南有兴隆店。民国《东北年鉴》:北宁铁路线有兴隆店站。
在今甘肃甘谷县东。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中平元年 (184),“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,勋与州郡合兵救育,至狐槃,为羌所破”。即此。
古港名。在今加里曼丹岛西北端之达土角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有专条记述。
南北朝至隋勿吉七部之一。分布在今乌苏里江流域。《北史·勿吉传》:勿吉部类凡七种,“其五号室部,在拂涅东”。唐入渤海国。
即今四川达川市北蒲家镇。清乾隆 《达州志》 卷1: 蒲家场 “在州北方,去城五十里”。
元置,在今广东惠来县西。明改置大陂驿。元置,在今广东省惠来县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大陂驿。清时裁。
又名汆来庙。即今江苏松江县南十七里泖港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金山县东北有 “大泖港”。
又名阳人聚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郑强为楚王使于韩,矫以新城、阳人,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庄襄王元年(前249),“东周君与诸侯谋秦,秦使相国吕不韦
即焦陵陂。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集一带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汝阴县: “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,引润水溉田二百顷。永徽中,刺史柳宝积修。”
即今云南开远市东南三十六里大庄回族乡。旧置哨,滇越铁路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