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岭
在今江西安福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安福县: 游岭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本名牛岭。《旧记》,安福居其阳,袁州居其阴。旧有群牛经此山,遂成小经,北往袁州者多由此道”。
在今江西安福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安福县: 游岭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本名牛岭。《旧记》,安福居其阳,袁州居其阴。旧有群牛经此山,遂成小经,北往袁州者多由此道”。
北魏改益昌县置,属南白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四十五里昭化镇。北周改为益昌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益昌县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属秦州晋寿郡。北周复改为益昌县。
又名宽州城。在今陕西清涧县北二百步的后山寨。《宋史· 种世衡传》: 康定元年 (1040),“世衡为鄜州判官,建言延安东北二百五十里有故宽州,请因其废垒而兴之,右可固延安之势,左可致河东之粟,北可图银
①北魏皇兴二年(468)置,治方城(今河北隆化县伊逊河东岸)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“索头水南流径广阳侨郡西,魏分右北平置,今安州治。”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,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里。北周改名玄州。②
在今安徽和县西北二十五里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南宋淳熙十二年(1185),“和州守臣请于千秋涧置斗门,以防麻澧河水泄入大江,遇岁旱灌溉田畴, 实为民利”。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。南宋淳熙十二年(1185年)
即今河北安国市南三十里伍仁桥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祁州图:南有伍仁桥。在河北省安国市南部。面积38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伍仁桥,人口 3720。原名伍仁店,明万历年间郑贵妃为省亲方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镇东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。清康熙三年(1664) 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北梅花镇。属镇东卫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废。
明洪武间改蒜岭站置,属福清县。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蒜岭。驿以岭为名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三十里。旁有蕉山,故名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自梅花所移巡司于此。
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。明嘉靖 《四川总志》 卷3: 温江县 “以江水温润为名”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郫县。仁寿三年 (603) 改置万春县,大业初废。唐武德
清末分隆坝二族置,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南吉曲上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