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湄潭县

湄潭县

明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置,属平越府黄平州。治所即今贵州湄潭县。据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“湄潭之水源自播州,流绕县前宛曲如眉,故以名潭,而县名亦以因之。” 清属平越州。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


在贵州省北部。属遵义市。面积1864平方千米。人口46.5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湄江镇。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以容山长官司地置湄潭县。因湄江河从东绕城半周,于湄水桥二水合而颠倒流,汇为深渊,水弯曲如眉而得名湄潭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隶平越军民府;嘉庆三年(1798年)改隶四川至清末。1913年属黔中道,1920年直隶贵州省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设湄潭县苏维埃政府。1949年属遵义专区,1970年属遵义地区,1997年属遵义市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北部,境内为丘陵地及河谷盆地,有湄江、乌江等河流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大豆、烟草,盛产茶叶。是贵州省粮、油、烤烟、茶叶重要产区之一。名产有湄江茶、毛峰茶、湄窖等。有酿酒、印刷、化肥、水泥、丝织等厂,其中湄潭县酒厂为国家二级企业。矿产有煤、硫铁、大理石、重晶石等。326国道、204省道及铜汉公路纵横贯通全境。名胜古迹有天主堂红军标语、湄潭文庙和金桥宋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双剑峰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五十里庐山龙门西峰下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双剑峰“在州南龙门西,下有池名小天池,峰势插天,宛如双剑”。

  • 栏杆铺

   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楠杆镇。清乾隆 《罗山县志》 卷1 《镇店》: “栏杆铺,西三十里。”

  • 蓬山县

    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咸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五十八里三元乡兴福村。北宋熙宁三年 (1070) 废入营山县。古县名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咸安县置,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,属蓬山郡

  • 东山口

   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。明属阿迷州,于此置土巡检司。

  • 浃口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甬江河口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隆安四年 (400),孙恩起兵,“寇浃口,入馀姚,破上虞”,胡三省注: “浃口,在今明州定海县。”(浃jiá) 即浃江口。在今浙江省宁波市甬江河口。东晋

  • 左翼右旗

    ①又称西路左翼右旗。清康熙二十九年(1690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达尔维西南。②又称东路左翼右旗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设,属蒙古车臣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依德

  • 八磘湾

    即大瑶湾。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八磘湾并在州东南,入于海。”

  • 陈元光墓

    在今福建漳州市北三十二里石鼓山。陈元光(657—711)字延钜,号龙湖,河南光州固始人。少通经史,娴韬略。唐总章二年(669)元光随父领兵入闽;父卒,代领其众,累立战功,授鹰扬将军。垂拱二年(686)

  • 缙州

    南朝梁末置,治所在东阳郡长山县 (今浙江金华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、衢江流域各市县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南朝梁末置,治东阳郡(今浙江金华市区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金华、东阳、永康、武义、浦

  • 石家沱

    即今四川涪陵市西、长江南岸石沱乡。清同治《涪州志》卷1:长滩里有“石家沱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