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灵昌县

灵昌县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滑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8:“取灵昌津以为名。”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以避讳改为灵河县。

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滑县西南。属东郡。五代唐改灵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文翁坊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文庙前街一带。《宋史·雷有终传》:咸平三年(1000)讨王均,八月雷有终军攻入成都城,“(王均)贼之余众,犹砦天长观前,于文翁坊密设炮架”。即此。

  • 天胎山

    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

  • 厦门道

    1914年由南路道改置,属福建省。治思明县 (今福建厦门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大田、德化、安溪、同安、厦门以东,德化、仙游、莆田以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南路道改名,治思明县(今福建厦门市

  • 涪州

    ①隋开皇末改合州置,治所在石镜县 (今四川合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、大足等市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涪陵郡。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涪陵县 (今四川涪陵市)。《元和

  • 喀穆尼站

    清康熙二十五年 (1686) 置,在今黑龙江省讷河市东北老莱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博尔多站,又四十三里至喀穆尼站。” 后废。

  • 仇池山

    一名瞿堆,又名百顷山。在今甘肃西和县南洛峪,为杨氐根据地。《三秦记》:“本名仇维山,上有池,故曰仇池山。”《水经·漾水注》:汉水“屈径瞿堆南。绝壁峭峙,孤险云高,望之形若覆唾壶,高二十余里,羊肠蟠道三

  • 毕拉音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别拉洪河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2:乌苏里江“又东北毕拉彦河自西来注之。毕拉彦亦作毕兰英,出自和图喀卡兰山,合两源东注乌苏里江”。

  • 网师园

    在今江苏苏州市葑门十全街。原为南宋史正志“万卷堂”故址,号“渔隐”,后荒废。清康熙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,借“渔隐”原意, 自比渔翁,故称网师园。乾隆间又圮,后瞿宗吉修葺,又名瞿园。光绪时恢复网师园

  • 安波沙洲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南威岛东南约65海里。实为一出水不久的小沙洲,长约300米,宽约140米,面积约0.02平方公里。海拔约2米。沙洲形似锅盖,故中国渔民向称锅盖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安波那暗

  • 弥牟镇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引 《益州记》: “弥牟镇有八阵图。” 为成都至陕西长安必经之地。《新唐书·陈敬瑄传》: 龙纪元年(889),“敬瑄屯弥牟、德阳,树二璧拒 (王) 建”;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