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独秀山

独秀山

①即独秀峰。在今江西南康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6南安军: 独秀峰 “在南康县东。旧名鸡笼,东坡南迁,更名独秀”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 独秀山 “在南康县东南二十五里。旧名鸡笼山,宋苏轼爱其峰峦耸锐,改名。下有龙湫”。

②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陵水县: 独秀山在 “县西南一里。一峰突起,亦名文笔山”。

③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福县: 独秀山 “旁无陵阜,亭亭独峙,高百余丈”。

④在今广西武鸣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武缘县: 独秀山 “在县南五十里。平地突起一峰,高数十丈,其相近有高峰岭”。

⑤又名紫金山。即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中心独秀峰。唐莫休符 《桂林风土记》: “独秀山在郭中,居子城正北百余步,高耸直立,周回一里余,迥出郭中,下有岩洞。” 刘宋时太守颜延之常于石室中读书赋诗,后人因名读书岩。有 “南天一柱” 等石刻。

⑥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思恩府: 独秀山 “在旧城东半里。一峰峭立,亦名印笏山”。

⑦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一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 独秀峰 “在旧黔南府城北门外。拔地凌空,壁立万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融县: 独秀山“挺然秀发,上干云霄”。

⑧又名资山。在今四川资阳市西南三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6资阳县: 独秀山 “迥然独秀”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 独秀山 “在资阳县西南三里。今亦名资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承德府

    清乾隆四十三年 (1778) 改热河厅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即今河北承德市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长城以北,汤河流域以东,内蒙古西拉木伦河、西辽河以南,辽宁松岭山以西地。清末略缩。1913年废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

  • 松桂街

    即今云南鹤庆县南五十里松桂乡 (松桂街)。《清一统志·丽江府》: 松桂营 “在鹤庆州南六十里。明傅友德征佛光寨,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南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流江县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李馥乡北南阳滩处。②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南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 南阳镇 “明隆庆初,新运河成,自谷亭移建于此,为往来津要。本朝设守备及管河主簿驻此”。(1)在

  • 江西坡驿

    清康熙十年(1671)置,在今贵州普安县东江西坡镇。

  • 柏树溪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县 (柏溪镇)。清光绪 《叙州府志》 卷 8 宜宾县: 柏树溪在 “治西四十里”。1916年滇军团长刘云峰追败川军于柏树溪。即此。

  • 故埠镇

    又作故步镇。即今安徽霍山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六安州霍山县: “本六安州故埠镇巡检司,弘治二年改为县。”古镇名。又作故步镇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废霍山县置,即今安徽省霍山县。明弘治二年(1489年

  • 洛城门

    汉长安城北面东头的一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,又曰高门。……王莽更曰进和门临水亭。”

  • 云翔寺

   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南南翔镇太翔寺。南朝梁天监中建,初名南翔寺。南宋绍定年间改名云翔寺。

  • 南唐二陵

    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牛首山南祖堂山下。是五代南唐烈祖李昪和中主李璟的陵墓。1950年发掘。李昪陵名钦陵,李璟陵名顺陵。两陵并列,墓室规模和建筑形制相仿,为仿木结构多室的砖石建筑。柱、枋、斗拱表面施绘彩画

  • 按出虎城

    金为会宁府治。即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因女真族云 “金” 为 “按出虎”,故名。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。因按出虎水(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支流阿什河)而得名。金时为会宁府治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