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耒阳县

耒阳县

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耒阳县“盖因水以制名”。汉属桂阳郡。南朝梁、陈间徙治骜山口(今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)。隋改洡阴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耒阳县,属衡州。还治今耒阳市。元至元十九年(1282)升为耒阳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改耒阳县,属衡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86年改设耒阳市。


古旧县名。秦改耒县置,治今湖南省耒阳市。属桂阳郡。东汉建武年间桂阳郡治迁此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更名耒阴县,属衡山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名耒阳县,迁治今市区。元至元十九年(1282年)升为耒阳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复降为县,属衡州府。1986年撤销,改设耒阳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洋津渡

    在今江西新余市西南七里袁江上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6临江府: 新渝县 “西南路出凤凰门,向西行七里至洋津渡”。

  • 华阳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宣州市南,接宁国、泾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宣城县:华阳山在“府南百里。高数百仞,连跨宣、泾、宁、旌四邑之境。南为密垅岭、盘岭,稍西为金牌岭。二岭之间,仅通一线,为泾、旌间道。郡南一厄塞也”

  • 居延城

    即延城。今新疆库车县城东郊皮朗旧城。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 唐李贤注: “龟兹国居居延城,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,南与精绝、东与且末、北与乌孙、西与姑墨接。”

  • 葫卢滩

    在今陕西华县北渭水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华州 “渭水” 条: “或曰,渭水南岸有葫卢滩,明初大兵下河南,元臣李思齐自潼关退屯葫卢滩,即此。”

  • 钱江县

    五代梁龙德二年 (922) 吴越置,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杭州市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(979) 改为仁和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龙德二年(922年)吴越置,治今浙江省杭州市,与钱塘县并为杭州治。北

  • 北建州

    北齐置,治所在固始县(今河南固始县东北)。寻废。

  • 武陵道

    1914年依前岳常澧道改置,属湖南省。治常德县 (今湖南常德市)。辖境约当今湖南洞庭湖流域及平江、石门、慈利、张家界、桃源5市县。1916年裁撤。1914年6月依清末岳常澧道区域置,治常德县(今湖南常

  • 石塘隘

    在今浙江云和县东北石塘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云和县:石塘隘在“县东三十里。下临溪流曰石塘河,山溪回合,峻险可恃,为县境之东门”。

  • 思微山

    在今广西鹿寨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柳州府: 思微山 “在洛容县治北。顶有泉穴,四时不涸”。

  • 库山

    又名嶂山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日月山一带。一说即今青海天峻县南库库诺尔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九年(635),“任城王道宗败吐谷浑于库山,吐谷浑可汗伏允悉烧野草,轻兵走入碛”。古山名。又称嶂山。即今青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