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芍陂

芍陂

又名龙泉陂。在今安徽寿县南。最早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“断神水又东北径神迹亭东,又北谓之豪水,虽广异名,事实一水,又东北径白芍亭东,积而为湖, 谓之芍陂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,在寿春县南八十里,言楚相孙叔敖所造。”隋、唐以后, 因陂在安丰县境内,又称安丰塘。宋、元以后日渐堙废。今安丰塘即其残留部分。


(què bēi) 淮河流域著名的灌溉工程。在今安徽寿县南部,以泚水(今淠河)、肥水(今东淝河)为主要水源及泄水道。因在白芍亭东而得名。最早见于《汉书·地理志》。约创建于战国时,东汉以后,王景、刘馥、邓艾等屡加修浚。陂周二三百里,初有五门(水口),隋时增至三十六门。灌田数千顷至万余顷。南朝梁后,因在安丰郡境内,又称“安丰塘”。宋、元后因被占垦而渐趋堙废,今安丰塘即其残存的一部分。一说即期思陂,系春秋楚相孙叔敖所造,不确。建国后,屡经整治,现已成为淠史杭灌区重要调节水库。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,可灌溉面积63万亩。20世纪80年代起,芍陂作为中国和世界古代著名水利工程,接待了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及有关外国专家、学者的参观和考察。同时作为风景名胜,亦接待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人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芍陂北端现存有孙叔敖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阳水

    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36瑞州府:华阳水“在府城西南七十五里。源发新喻县界,入蜀江”。②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褒城县:华阳水“源出牛头山,南流入沔水。今县西南七十里有铁炉

  • 乌常泽

    即乌常泛。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慕容德“置盐官于乌常泽”。即此。

  • 椵木冲 (衝) 堡

    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椵木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宁远卫 “松山寺堡” 条下: 椵木冲堡 “在卫东北六十里。又东接锦州西境之大兴堡”。

  • 八里罕

    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八里罕镇。1948年宁城县由小城子迁治于此。1954年又迁治天义镇。“八里罕”,蒙古语意为佛爷。

  • 高阳台 (臺)

    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河间县: “城东北有高阳台,与瀛台相望。《志》云: 瀛州旧置高阳关,台因以名。”

  • 判文山

    即今云南建水县南焕文山。宋大理至明称判文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临安府:判文山“在府城南二十里。高千余仞,中有三峰削出如笔架。昔大理段思平外舅爨判居其上,因名,有祠在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临安府:判

  • 鼓楼镇

    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七十里高楼场。

  • 凤羽郡

    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。元改凤羽县。大理国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。元降为县。

  • 杨阁老

    在今湖南沅江市西北二十里。明兵部尚书、东阁大学士杨嗣昌葬此,故名。

  • 马刚堡

    明置,属固原卫。在今宁夏彭阳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