裹头城
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莱芜县 “牟城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东北六十里有裹头城,俗传汉武登蓬莱,经此筑城。时方簪冠学道,故名。” (按,《纪要》 称,在莱芜县东北六十里,误。据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5,应是在新泰县西六十里)。
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莱芜县 “牟城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,县东北六十里有裹头城,俗传汉武登蓬莱,经此筑城。时方簪冠学道,故名。” (按,《纪要》 称,在莱芜县东北六十里,误。据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35,应是在新泰县西六十里)。
自永吉省吉林县(今吉林市)至敦化(今敦化市)。全长210.5公里。1926年动工修建,1928年建成通车。今为长图线的一段。
①即沔渡水。今湖南炎陵县东之沔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酃县 “洣水” 条下: 沔渡江 “在县西南 (按,应为县东)。源出万阳山,流入茶陵州境,谓之洮江”。②即今越南河内市一带之红河。《元史· 安南传》
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清江县:员僚寨在“府(治今临江镇)西南六十里,接新喻、高安两县界。寨盖唐曹王阜所立,同员僚守之, 因名”。
在今浙江安吉县东北邸阁山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湖州安吉县:“北三十里有邸阁池,北十七里有石鼓堰,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顷,皆圣历初令钳耳知命置。”
北宋置,属铜陵县。即今安徽铜陵县东三十里顺安镇。唐末曾置义安县于此。在安徽省铜陵县中部。面积40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顺安,人口1.1万。取“顺利平安”之意而名。古为临津驿,唐末为义
中国南海诸岛中四大群岛之一,属海南省。在海南岛东南海中。包括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。清陈伦炯《海国闻见录》中即有西沙之名,谓“西沙者, 万里长沙分东西”。1843年有图表示。1915年称西沙群岛。以其地理
即灵渠。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。民国 《广西省》 第四编兴安县: 湘桂运河 “古称灵渠,又名漓水。俗以其三十六陡,又名陡河。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,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,长约六十里。肇凿于秦
高句丽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凤凰山山城。《隋书·于仲文传》:“辽东之役,仲文率军指乐浪道。军次乌骨城。”即此。即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南凤凰山山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太宗东征高丽,高延寿
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宁州: 虎踞崖 “在州东南二里。本名老虎崖,相接者为金竺崖,一名狮子崖”。
北宋置,属地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南。大观元年 (1107) 改为归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