贲古县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。三国蜀建兴三年 (225) 属兴古郡。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属梁水郡。南朝宋改名新丰县。产锡、铅、银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蒙自县东南。属益州郡。三国蜀属兴古郡。东晋成帝前属梁水郡。后废。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南十四里新安所。三国蜀建兴三年 (225) 属兴古郡。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属梁水郡。南朝宋改名新丰县。产锡、铅、银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蒙自县东南。属益州郡。三国蜀属兴古郡。东晋成帝前属梁水郡。后废。
西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南。《汉书·伍被传》:被谓淮南王安曰:“有寻阳之船,守下雉之城。”即此。三国吴属武昌郡。东晋义熙中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北省阳新县东。属江夏郡。西晋初废入阳新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元代废。
亦作石陇墟。即今广西大新县西硕龙乡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下雷州图: 东南有石陇墟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部、黑水河上源归春河东北岸。面积169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,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硕龙街,
在今江西婺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浙源山 “在县北七十一里。一名浙岭。高三百余仞,周二十五里。婺源诸水多西入鄱阳,惟此山之水东会休宁、祁门、黟县诸水,至歙浦,又会织溪、歙县之水,赴
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清道光《南雄州志》卷12:有上朔墟。
在今山东定陶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曹州府》: 戚姬村“在定陶县北十五里。汉戚夫人之故里也。……县今有戚堌村”。
金天会六年 (1128) 改怀州置,治所在河内县 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沁阳、焦作二市及博爱、修武、武涉等县地。天德三年 (1151)复名怀州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改怀州置,治河内县(今
在今江苏姜堰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泰州: “鸭子湖在州南二十里。周二十五里。东通运河,西接济川河。”
在今湖南望城县北靖港镇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沩水又东入临湘县,历沩口戍,东南注湘水。”
在今江西都昌县境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),陶渊明 《游斜川》 诗序云: “临长流,望曾城。”在今江西省都昌县境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年),陶渊明《游斜川》序:“临长流,望曾城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