郖津渡
又名陌底渡。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。为黄河渡口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杜畿传》: “ (卫)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,畿至不得渡。……遂诡道从郖津渡。” 即此。
又名陌底渡。在今山西芮城县陌南镇南。为黄河渡口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杜畿传》: “ (卫) 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,畿至不得渡。……遂诡道从郖津渡。” 即此。
①金显宗陵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云峰山麓。②明十三陵之一,位于长陵西北四里石门山下。为明英宗朱祁镇之陵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东。③清高宗乾隆帝弘历之陵。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清东陵中孝
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巩昌府,十五年隶岷州卫。治所即今甘肃舟曲县。清废为西固城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甘肃省舟曲县。属岷州卫。1913年改置西固县。
在今陕西耀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强循传》:“华原无泉,人畜多渴死,循教人渠水以浸田,一方利之,号强公渠。”
①西魏置,属丰利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境。北周省入丰利县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阳建县置,属临江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四十里安怀镇。乾元初属龚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4)省入平南县。古县名。(1)
在今四川冕宁县北大盐井村。清康熙四十九年(1710)置大盐井土百户。
即共水。今山西芮城县东三十里恭水涧。源于中条山南麓,南流入黄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芮城县: 恭水 “源出甘枣山,流入大河”。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河畔。始建于元至元七年(1270)。大德五年(1301)正月,成宗铁穆耳将昭睿顺圣皇太后的影像供奉于寺内。元末荒废。
亦作赵鄣。在今山西高平市西。《史记· 白起王翦列传》: 秦昭王四十七年 (前260),秦将王龁 “陷赵军,取二鄣四尉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赵鄣故城一名都尉城,今名赵东城,在泽州高平县西二十
在今河北怀来县西北二十里八宝山乡。清乾隆《宣化府志》卷5怀来县:八宝山,“《宣化镇志》:在新保安城北八里”。在北京市复兴门外、石景山区东部。原名黑山,后因附近产火石(石英石)、石灰石、红土、坩土(耐火
在今江西乐平市南。为鄱江南源。上游称婺江,源出婺源县东北边境芙蓉岭,西流到波阳县和昌江汇合后称鄱江,入鄱阳湖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乐平县:乐安江“源出县东北扶余岭,合余干水。又有明溪、银溪、石吴溪并流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