郙阁
或称郙阁道。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。东汉灵帝建宁三年 (170) 太守李翕建,时人勒铭颂之。赵明诚 《金石录》 有 “汉武都太守李翕碑”。《清一统志 ·汉中府二》 引 《县志》,谓阁 “临江崖,高数十丈,俗名白崖,水溢则上下不通,故李翕凿石架木,建阁以济行人,废址犹存”。
或称郙阁道。在今陕西略阳县西二十里。东汉灵帝建宁三年 (170) 太守李翕建,时人勒铭颂之。赵明诚 《金石录》 有 “汉武都太守李翕碑”。《清一统志 ·汉中府二》 引 《县志》,谓阁 “临江崖,高数十丈,俗名白崖,水溢则上下不通,故李翕凿石架木,建阁以济行人,废址犹存”。
①在今四川长寿县南长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龙门滩“在乐温县龙女镇之下。其滩三级, 每春三月, 众鱼跃而上, 俗因呼为龙门”。②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二十里龙门镇南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
即亟墨国。唐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今阿克苏市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跋禄迦国 “东西六百余里,南北三百余里。国大都城周五六里。土宜、气序、人性、风俗、文字
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连城县:“杨梅滩在县西北六十里。其水出长汀县,合虎忙岭诸水,滩流险厄。上多杨梅,因名。下流入于文溪。”
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潘岳 《西征赋》: “驻马皋门。” 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……谓之皋门桥。”
北宋元丰中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子长县北。后废。
秦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。属太原郡。西晋改为介休县。
在今广西柳州市南,为西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7柳州: “因柳江为名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68柳州马平县: “浔江在州南三十步,亦名柳江。” 柳江上源称榕江 (又名都柳江),源于贵州独山之更顶山,东流至
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成山角迤西荣成湾。因旧荣成县而得名。洪宪元年 (1916) 《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国》 作荣成澳。
一名和龙城。又称龙城、龙都。即今辽宁朝阳市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 ·慕容皝传》: 东晋咸康七年(341),“皝以柳城之北、龙城之南,福德之地也,使阳裕等筑龙城”。即此。咸康八年 (342) 自棘城迁都于此
1949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田家庵、大通、九龙岗、八公山四镇及周围农村析置,属江淮解放区。治九龙岗 (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)。同年7月改设淮南矿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