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魏废帝置,为长道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北长道镇。隋属汉阳郡。唐属成州,天宝末废。咸通十三年(872)复置,属秦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)改属岷州。南宋属西和州。元至元七年(1270)废。古县名。
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。《宋史·岳飞传》:南宋绍兴十年(1140)大败金兵于郾城,又“进军朱仙镇,距汴京四十五里,与兀术对垒而阵”。大破之。邓广铭《岳飞传》考证,谓此役纯属虚构。元代开通贾鲁河后,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广南西路宣抚司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清乾隆元年(1736)在府治增设宝宁县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元广南西路宣抚司置,治今云南省广南县。属
即代王城。在今河北蔚县东北二十里。
元上罗计长官司、明上罗计堡。即今四川珙县南上罗镇。清乾隆《珙县志》卷1:上罗乡“南及西南,有上罗计旧场”。
在今河南泌阳县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)八月,“癸丑,祠高祖、太宗、世宗于怀宫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建武元年(25年)祠高祖、太宗于怀宫,即此。
唐建,属静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。开元时为静州治。《寰宇记》 卷81静州: “开元时理在清边县,在今郡南六十里清边故城是也。”
在今江西石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石城县: 鱼骨漈潭 “在县东七十里万山间。石岩倒垂,小潭深靓。岩上飞瀑,下蔽潭口,称为奇胜”。
即倒马关。又名常山关、鸿上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滱水又东流历鸿山,世谓是处为鸿头,疑即 《晋书地道记》 所谓鸿上关。” 又 《寰宇记》 卷62唐县 “鸿山关” 引
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一百六十里,接麻城市和罗田县界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一》:大崎山“峰峦回合,飞瀑百道,下汇为涧。涧旁多古木藤萝,西南有留云洞。山上有龙井,旱可祷雨。又东北十里为小崎山,上有飞来石,下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