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刚座舍利宝塔

金刚座舍利宝塔

俗名五塔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。建于清雍正间,原为慈灯寺 (俗名五塔寺) 内的一幢建筑,寺宇早已圯废。塔建于乾隆年间。蒙古语音译为 “塔本·骚布日格”。塔座为拱门方形高台,上有五座小塔,当中小塔七层,四角四座小塔各为五层,皆为砖石结构。塔门上方有蒙古、汉、藏三种文字的 “金刚座舍利宝塔” 匾额。金刚座后照壁南面嵌雕有三幅图: 西为六道轮回图,中为须弥山分布图,东为天文图 (是国内现存惟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)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通称五塔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区原慈灯寺(俗称五塔寺)后。寺毁塔存。塔建于清乾隆年间。砖石结构,通高16.5米,由金刚宝座和五个方形舍利宝塔组成。金刚宝座系正方形台基,南有券门,其下部为须弥座,上分七层。五塔耸立在金刚宝座上,中间一座为七层,余为五层。塔表雕刻佛像、图案,并刻有梵、藏、蒙古三种文字的《金刚经》。造型优美,雕刻精巧。塔后照壁嵌有雕刻的六道轮回图、须弥山分布图和国内惟一的蒙古文天文图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金刚座舍利宝塔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道沟

    ①即今吉林和龙市。旧属延吉县,1940年和龙县迁治于此。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道沟河。河东有三道沟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珲春河支流有三道沟河。③即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拜

  • 金谷园支线

    自今河南洛阳市至金谷园。长32.2公里。为陇海铁路支线。1940年建成。1944年拆除。

  • 五州山

    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三十里。宋《嘉定镇江志》卷6:五州山“山名不知何始,前辈多以为登山之绝顶,望见五州”。故名。

  • 大河沿子

    即今新疆精河县西大河沿子镇。清《林则徐日记》: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十一月初三,“至大河沿,此地为一马头,市肆民居颇盛”。

  • 汾丘城

    即汾。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颍水又东南径柏祠曲东,历罡丘城南,故汾丘城也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颍川郡襄城县“有汾丘”。

  • 东光站

    亦作东关站。清于东关驿置,属宁远州。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关站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中后所十八里至东光站,十二里至望海店。”

  • 建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西北。东汉改为建平县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西南。三国魏为建平县。

  • 丁家道口

    亦作丁镇。又名道口集。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三十二里双八镇。旧有管河主簿驻此。明置巡司。后省

  • 桐山

    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桐山 “亦在州西九十里,有水道通白湖,渔人用箔取鱼,亦名上箔山。又有下箔山,在州西南九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》: 桐山 “又名上箔山,即 《隋志

  • 盐城县

    东晋义熙中改盐渎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盐城市。北齐为射阳郡治。陈为盐城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隋末改置射州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盐城县,属楚州。元属淮安路。明初属淮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