钤山
又名钤冈。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分宜县: 钤冈 “在县南二里、秀江南岸。群峰回合,如列屏障,冈独端秀凝重,正与县对。登其上则四远皆在目前。《志》 云,冈延袤数十里而至城南,新泽水出其右,长寿水出其左,而夹于山末,故名曰钤”。明严嵩为分宜人,以钤山名其集。
又名钤冈。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袁州府分宜县: 钤冈 “在县南二里、秀江南岸。群峰回合,如列屏障,冈独端秀凝重,正与县对。登其上则四远皆在目前。《志》 云,冈延袤数十里而至城南,新泽水出其右,长寿水出其左,而夹于山末,故名曰钤”。明严嵩为分宜人,以钤山名其集。
①一名孤山。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浦城县: 孤山 “在县西北五里。萧子开 《建安记》 云,孤山在环障之间,其地坦平,悉是沟塍阡陌,以此山挺然孤立,因名焉。梁江淹为吴兴令,云此地有
亦作南䍧牱郡。 南齐改牂柯郡置, 治所在且兰县 (今贵州黄平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贵阳、瓮安、黄平、独山、惠水等县市一带。梁大宝以后废。
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北二里西山之巅。蒋琬(?—246),字公琰,湖南湘乡人。三国蜀汉名臣。诸葛亮去世后,琬任尚书令,领益州剌史,迁大将军,带兵镇汉中,后还住涪 (今绵阳市)。《华阳国志》 卷2: “涪县去
今兴安岭山脉北部。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东。鲜卑部族发源地。《后汉书·鲜卑传》: “鲜卑,东胡之支也。别依鲜卑山,故因号焉。” 《清一统志·科尔沁》: 鲜卑山 “在右翼中旗西三十里,蒙古名蒙格”。前人多以
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河郡谷罗县: “武泽在西北。” 唐讳虎,故谓之武泽。《后汉书·梁慬传》: 永初三年 (109) 南单于反,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。四年,慬将兵赴援,“虏遂引还虎
一名皇陂。在今河南长葛县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魏惠王元年 (前369),韩、赵 “合军并兵以伐魏,战于浊泽,魏氏大败”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“皇陂即古长社县之浊泽也。” 《史记正义》 谓应是 “解县
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昌县: “南有东湖。元和三年,刺史韦丹开南塘斗门以节江水,开陂塘以溉田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49南昌府: 望江亭 “在东湖。唐刺史韦丹筑南塘堤以捍潦水
亦作浒浦镇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浒浦镇。宋宝祐《重修琴川志》卷1:浒浦镇“在县东七十里,临江。绍兴间于此置镇”。《元史·世祖纪五》:至元十二年(1277)十一月,伯颜分军三路趋临安,“董文炳率舟师
一作濑湖。在今广西平乐县西南。为战国时楚关隘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:“越国乱,故楚南塞厉门,而郡江东。”《正义》:“刘伯庄云:厉门,度岭南之要路。”又作濑胡、濑湖。战国楚关隘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
一名召化堡。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召化堡“在巴东县南八十里。一名杨柳堡。以其地名杨柳荒也。深林密箐,当施建要路,南通石柱、连天二关。明嘉靖二十四年置”。又称召化堡。明嘉靖四十年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