闾丘
春秋时邾邑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兖州府二》: “漆乡在县东北。漆乡东北十里,见有闾丘乡。”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。
古邑名。春秋邾邑,后入鲁国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一年(前552年):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。”即此。
春秋时邾邑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兖州府二》: “漆乡在县东北。漆乡东北十里,见有闾丘乡。”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。
古邑名。春秋邾邑,后入鲁国。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襄公二十一年(前552年):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。”即此。
即酒铺江。今湖南攸县东北六十二里酒埠江镇。
在今河北望都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54: 宋真宗咸平六年 (1003),定州行营都部署王超发兵千五百人战于望都县,副部署 “王继忠常以契遇深厚,思戮力自効,与敌战康村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望都县东
即永康堡。今宁夏中卫县东南永康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宁夏中卫:五百户堡“在卫南三十里。永乐二十二年建”。
①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,东邻普陀宗乘之庙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建造。据 《高宗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有序》 碑文载: 乾隆二十六年,皇太后七十寿辰,乾隆帝奉母上五台山
又名秦栈。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。即褒斜栈道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斩范中行之途,栈道千里于蜀汉。”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王之国,良送至褒中……因说汉王曰:‘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’。”皆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
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二十五里阎村东,黄涧河西岸台地上。南北长250米,东西宽100米。文化层厚1—3米。为仰韶文化村落遗址。出土遗物有陶缸、尖底器、罐、红陶钵、三足盆、釜形鼎、陶碗及打制石斧、石铲、骨针
在今广西罗城么佬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天河县:江口渡“在县南二十里。通道所经”。
西汉置,属酒泉郡。治所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六十里下河清乡。东汉改为安弥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东。属酒泉郡。东汉改为安弥县。
1912年置,属黑龙江省黑河道。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兴东村。1916年改为萝北县。1912年由瑷珲直隶厅析置,治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兴东。1913年升县。
原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凉水镇东南图门江边,1940年因修路曾向东北方迁移300米,1985年为加强保护,将石刻和保护亭一并搬迁至珲春市东南珲春大桥东北侧。石高1.40米,宽1.38米。并排阴刻“龙虎”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