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永乐群岛内,位于甘泉岛东北2海里。鸟粪资源丰富。中国渔民向称老粗岛、老粗峙。清宣统元年 (1909) 李准巡海时发现此处珊瑚极多,命名珊瑚岛。郑资约 《南海诸岛地理志略》 载:
在今贵州石阡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石阡府》:杉木岭“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(治今河坝场)北六十里。岭上多产异杉,因名”。
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四会县:大坑营“在县北五十余里,又北有大径营,俱嘉靖十一年设”。
即太平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明史·程信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镇压戎县山都掌蛮,“明年至大坝,焚寨千四百五十。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,俘获无算。……改大坝为太平川长官司。分山都掌地,
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易上乡。明万历 《保定府志》 卷2定兴县图: 西南有易上乡。
北宋置,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延安府: 威羌砦 “地名白洛觜,元符元年进筑,赐名”。
即今新疆哈密市东二百里沁城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沁城,“蒙语呼塔勒纳沁,言旷野有鸦,或云果子沟也。回语呼塔什伯拉克。塔什,石也,伯拉克,庙也。雍正初大将军岳钟琪始议屯垦于此。今驻守备,耕
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五里金石乡。正统三年 (1438) 改属贵州宣慰司。万历间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亦称金石番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
在今河南舞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舞阳县:“县西有苏寨山。《邑志》云:水源出于此。”
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岷江小三峡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杨洪传》: 汉嘉太守黄元叛,洪曰: “敕(陈) 、(郑) 绰, 但于南安峡口遮, 即便得矣。”即此。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南渭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