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龙河

青龙河

①在今河北东北部,为滦河支流。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,西南流入河北宽城、青龙二满族自治县,经卢龙、迁安二县南入滦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永平府: 青龙河 “在迁安县北七十里,其源自口外来,经桃林口入漆河”。南合滦河。《清一统志· 永平府一》: 青龙河 “此水源出桃林口北二百五十里,蒙古哈拉沁界,山曰成格勒岱,水曰顾沁,即青龙上流也。府境入滦之水,惟此颇大”。

②在今山西沁源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沁源县“沁河” 条下: “青龙河在县东二十五里,亦曰青龙沟,西南流入沁河。”

③在今山西夏县西北。源于山西闻喜县唐王山西麓,西南流,至夏县禹王村附近称姚暹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41 夏县: “青龙河在县北三十里。《志》 云,以河流屈曲如盘龙而名,下流合于涑水。”

④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青龙河 “在今县东。亦曰青龙港。近县港口约十余处,贼舟皆可入。而青龙港直通县城,尤为切要”。


古称卢水、大沮水、漆河。因河水呈青色蜿蜒山间,故名。滦河支流。在河北省东北部。源出辽西丘陵,西南流经河北省宽城、青龙、迁安等县市,至卢龙县入滦河。长220千米,流域面积 6500 平方千米。因流经燕山东侧暴雨区,时有水患。建国后进行治理,建有东蒿村、大石岭等水电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村镇

   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高村乡。元、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高村镇 “在万载县西七十里。旧有巡司,后裁”。(1)在江西省万载县北部。面积2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村街,人口28

  • 葛坳墟

   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一百六十里葛坳乡。明嘉靖 《赣州府志》 卷 5: 雩都县有葛坳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9: 雩都县东北有葛垇墟。

  • 巨平山

    一名由吾峰。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东海县:“由吾大夫庙在县北四十里巨平山南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巨平山“南接东海,北抵虚沟,中有龙潭”。

  • 黄姑闸市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黄姑乡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 卷4 《镇集》: 黄姑闸 “在治西南九十里北乡”。

  • 山河县

    辽置,为遂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彰武县西北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辽宁省彰武县西北。属遂州。金废。

  • 介休县

    ①西晋改界休县置,属西河国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复置,属西河郡。移治今介休市。北周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介休市。大业初属西河

  • 长寿县

    ①南朝梁改苌寿县置,属竟陵郡。治所即今湖北钟祥市。北周为石城郡治。隋大业初为竟陵郡治。唐为郢州治。元为安陆府治。元末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复置, 九年(1376)废。嘉靖十年(1513)复置,改名

  • 二十四溪

   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泰宁县:二十四溪在“县西四十里。汇山溪之水东出,有石山夹岸错立,崒嵂周密,凡二十四曲,西南至梅口入大溪”。

  • 陈家楼子

    即今陕西耀县西北柳林乡。1941—1943年陕甘宁边区置同宜耀县治此。

  • 沫水

    ①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沫水出蜀西徼外,今阳山江、大皂江皆为沫水,入于西川。”②一名渽水、涐水。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或青衣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,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