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越支社。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。盛产盐。清于此置盐场,并设盐大使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二》: 越支盐场 “东接济民,西北至斗沽,接宝坻县芦台场,广袤二百四十里”。民国初并入芦台场。
在湖北浠水县东。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天保十年 (559),“将兵卫送萧庄,筑郭默、若邪二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五年 (573) 十月 “甲午,郭默城降”。胡注: “晋氏不兢,刘、石强盛,郭
清代蒙古诸盟之一。乾隆三十六年(1771)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众由伏尔加河返回伊犁内附,称为旧土尔扈特部。分东、南、西、北乌讷恩素珠克图四路, 即四盟。东路,在库尔喀喇乌苏城西南,编左右两
即紫霞岩。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九疑瑶族乡境内。
亦作喜楼里。明为乞勒尼卫治。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“喜鲁林”。
十六国后赵建,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邺县城西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漳水又对赵氏临漳宫,宫在桑梓苑。”
在今辽宁辽阳县东南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116: 康家东沟在辽阳县 “东南九十里”。产金。
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敬仲镇。有齐国大夫高傒墓。明嘉清《青州府志》卷11:白兔坵集“在(临淄)县北三十里,东北通乐安,盐徒往来由此”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。市西南为上渎,市东北为下渎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常州:百渎“上百渎至宜兴县五十七里,下百渎至宜兴县五十里。荆溪既居下流,受数郡之水,古人以一渎不能当,故于震泽之口疏为百派。又开横塘一道,绵
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岑溪县:“东北有乌峡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岑溪县:乌峡山“壁立万仞,险峻可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