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耳溪
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彭县: 鹿耳溪 “源出县西北曲尺山,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”。
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彭县: 鹿耳溪 “源出县西北曲尺山,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”。
1948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高苑、青城二县及滨县黄河以南部分地,邹平、长山二县小清河以北地区,蒲台县西南小部分地析置,治田镇 (今山东高青县)。在山东省东北部。属淄博市。面积830平方千米。人口35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,东岛之南。由三组暗礁组成品字形。水深15米多,亦为珊瑚质底。中国渔民向称仙桌、八辛郎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则衡志儿滩。1947年改称湛涵滩。
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龙滚镇。清乾隆三年(1738)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陕西凤县西南。《金史·章宗纪》:泰和六年 (1206),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降,右监军遣兵趣凤州,完颜纲遣 “张仔会吴曦于兴州之置口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十一年 (1378) 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后废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置,治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北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什邡县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、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均作什方县。古县名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置,治今四川省什邡市。属广汉郡。东汉改为什邡县。南朝齐复为什方县。北周闵帝改为方亭县。
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金岗库乡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五台县东北有金刚库。
古引荥泽之水,自今河南荥阳市境,东流至山东荷泽。亦曰南济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东合荥渎。渎首受河水,有石门,谓之为荥口石门也。而地形殊卑,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。……荥渎又东南流,注于济。今无水
指今浙江省北部东苕溪自德清县至湖州市的一段河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作余不溪水。《寰宇记》卷94乌程县:霅溪“自天目山曰余不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浙江总序“苕溪”条:东苕溪“东北入湖州府德清县境,经县城
在今江西玉山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玉山县: 峡口隘 “在县西北。《闻见录》,自府城东二十里龙溪分路,由牛头岭临江湖出峡口,直抵县之北门,此往来间道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