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昌郡
①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蕲春县蕲水以东及黄梅县地。永明四年(486)改属豫州。梁废。
②南朝梁置,属北江州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省黄陂县北)。《梁书·邵陵王纶传》:王僧辩以舟师一万逼纶,纶败,“于是复收散卒,屯于齐昌郡”。即此。北齐废。
③北齐置,为罗州治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)。南朝陈为蕲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南朝齐置,治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部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①南齐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蕲春县蕲水以东及黄梅县地。永明四年(486)改属豫州。梁废。
②南朝梁置,属北江州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省黄陂县北)。《梁书·邵陵王纶传》:王僧辩以舟师一万逼纶,纶败,“于是复收散卒,屯于齐昌郡”。即此。北齐废。
③北齐置,为罗州治。治所在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)。南朝陈为蕲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南朝齐置,治齐昌县(今湖北蕲春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部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:寻阳驿“在府城东北。宋元以来,皆置于府城西,明初因之,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。滨江, 以便行旅”。清雍正四年(1726)裁。
明万历五年 (1577) 置,治所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北老宝山城。清顺治十五年 (1658)裁。明万历五年(1577年)改吴淞中千户所置,治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西北老宝山城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年
即今广东揭西县东北五经富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揭阳县西北有五经富。
唐开元中置,治所在西州 (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)。
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孟河东黄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金坛县: 黄山,“ 《江防考》: 黄山门在包港江心,水流湍捍,盗贼出没之地,又当镇、常郡之交,上下了望,几及百里,实京口之门户也”。
俗称老五爷园。在今北京城西北郊海淀镇以北,今北京大学校园西北隅。为清道光皇帝五弟惠亲王绵愉赐园。同治三年 (1864) 绵愉死后仍归其后人所有。清末徐世昌租占后,园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。庭院东侧假山上的
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外城南中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二年 (1127),钦宗在青城被俘,“金人堑南薰门路,人心大恐”。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省开封市)外城南中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靖康二年(
1933年改大佘太设治局置,属绥远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大佘太镇。1942年改设安北县。1931年由大佘太设治局改名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。1942年升县,移治今乌拉特前旗西北
在今福建仙游县北五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:大飞山“山地本平湖数顷,一夕风雨暴至,旦见此山耸峙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 引《旧志》:“谓之大小二飞山,县之主山也。自九座分宗东来,高可千仞,延亘百里
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五开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东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新化镇东。属五开卫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