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上林令丞

上林令丞

官名。据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记载,文帝时上林苑的主官为上林令,其佐官有八丞、十二尉、十池监。武帝时设立水衡都尉,主管上林苑及农田、水利、造船、铸钱等事,上林遂转属水衡都尉,主官设令及丞,而十池监仍由少府管辖。东汉称上林苑令,仍归属少府。汉以后各朝掌苑圃之官多沿用上林之名。三国魏有上林苑令丞,属少府,西晋沿置,东晋缺其官•宋武帝复置,直称上林令,隶尚书殿中曹与少府。南齐同。梁陈转属司农卿。唐司农寺有上林署令及丞,掌苑圃园池之果蔬及藏冰。辽有监鸟兽详稳,属北面官,略似上林之职。金称上林署提点,元复称上林署令。明称上林苑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遂伯中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可省称为“右遂伯”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职掌参见“遂伯中大夫”。

  • 外务部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外务部之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,改外务部尚书设。从一品,特简。掌主交涉,昭布信德,保护侨人佣客,以慎邦交。民国改称外交部总长。

  • 规运提点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五品。顺帝至元六年(1340),改原属太禧宗禋院之会福、崇祥、隆禧、寿福四总管府及隆祥使司为规运提点所,又增设万宁提点所,均隶宣政院。

  • 中宫仆丞

    宦官名。北齐置,长秋寺中宫仆署次官。

  • 议叙

    清朝吏部之奖叙制度。凡官员考核成绩优良或有功绩者,奉旨交部议叙,以资奖励。议叙之法,分为纪录、加级两种。由保举而授任之官亦称议叙,如议叙知县等即是。清制,官吏有功交吏部核议,以定功赏的等级,称为议叙。

  • 虞衡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简称虞衡司员外郎。明清虞衡清吏司之副长官。佐郎中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设,一人,后又增设一人,从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设。汉员外郎二人。满洲司属初不分曹,随堂官所派。后增为六

  • 墨离

    即“抹里”。

  • 领侍卫

    官名,清朝置。正一品,掌董帅侍卫亲军,偕内大臣、散秩大臣翊卫扈从。协理、主事、笔帖式,分掌章奏文移。侍卫掌营卫周庐,更番侍直。行幸驻跸如宫禁制。朝会、祭祀出入,则卫官填街,骑士塞路。领侍卫内大臣、侍卫

  • 斋内局

    官署名。南朝梁置,为东宫诸局之一。

  • 辞曹属

    官名,汉置,为公府辞曹副长官,佐辞曹掾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