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相军议掾
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议论军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堂隆传》:“建安十八年,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。”
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议论军事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堂隆传》:“建安十八年,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。”
官名。元置,为储政院的佐官,员额二人,秩从三品。
爵名。北齐置。专授被征服政权的统治者。从五品。
官名。辽朝多以太子或亲王任此职,统领南枢密院政事。
官名。东晋置。掌边境氐族事务。杨佛嵩以平远将军任之。见《晋书·姚苌载记》。
宋朝官员守丧制度。即父母或尊亲属亡故后,遗属守丧,至大祥 (满二十五月) 毕,禫服 (满二十七月) 终了一月后改服吉服,称“从吉”。从吉后,方可朝见或参选。
见“司钥章京”。
宋朝乡兵组织与乡村基层组织。神宗时行保甲法,以十户为一保,五十户为一大保,五百户为一都保,分别设保长、大保长、都保正和副保正,每户两丁以上,一丁选充保丁。后改为五户一保,二十五户一大保,二百五十户一都
官名。明置,掌学校政令,正统元年始设。见《明史·职官四·儒学》。
官名。见“详刑寺”。
官名。宋设此官,为散官,无职事;而地位高于正职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检校官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