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黄门

中黄门

官名。西汉置,掌皇宫黄门之内诸伺应杂事,持兵器宿卫宫殿,为服役于宫廷中的低级宦官。名义上隶属少府,无定员。东汉宦官专权,其职任稍重,位次小黄门。魏、晋沿置,隶属不详。东晋南朝省。十六国汉(前赵)、南燕、后燕等仍置,侍从左右,出纳王命,宠幸用事。北魏、北齐亦置,隶中黄门令,位在小黄门上。汉秩比百石,后增为比三百石,魏、晋七品,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五品中,二十三年定为九品上,北齐九品上。


官名,属少府,由宦者担任,没有固定人数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:“诸仆射署长、中黄门皆属焉。”注:“师古曰:中黄门,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。”起初,俸比百石,后增到比三百石,掌给事禁中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《后汉书·樊宏传》:“(樊鯈)事后母至孝,及母卒,哀思过礼,毁病不自支,世祖常遣中黄门朝暮送饘粥。”其后,北魏、北齐等沿置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各省钱局监铸官

    官名。见“各省钱局”。

  • 押运同知通判

    官名。清置,掌督运粮船,管束运军,查禁迟延、侵盗、搀和等弊。由总漕与各省督抚共同选派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押运同知通判》。

  • 公府奏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西汉丞相府始置,《汉书·匡衡传》说:“主簿陆赐故居奏曹。”东汉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,奏曹主奏议事。三国时魏咸熙元年(公元264年)于丞相府置奏曹掾、属各一人,蜀吴无考。

  • 枢密院左右副知客

    吏名。宋朝枢密院承旨司置,员二人。

  • 强弩都尉

    官名。西汉置之。武帝时有强弩都尉路博德,曾领兵筑居延塞。官名,汉武帝始置,屯兵居延塞。见《汉书·卫青霍去病传》。

  • 谟宁令

    官名,西夏置,意为天大王。西夏党项语“谟”即天,“宁”即王,“令”即大。景宗显道元年(1032),元昊立官制时,此为蕃官名号之一,授重巨野利仁荣。

  • 归汉都尉

    官名。西域车师前国等置,员一人,见《汉书·西域传》。官名,西汉时西域车师前国置。都尉与校尉为同级军官,位在将军下,掌领兵镇守或宿卫。《汉书·西域传·车师前国》:“辅国侯、左右将、都尉、归汉都尉、车师君

  • 提举万寿观

    宋朝宫观官名。仁宗至和元年(1054),始以观文殿大学士晏殊为之。后授例置官。品秩稍低者,则为同提举。

  • 右军督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武帝时,赵休任之,曾上书陈杨氏权势太盛。见《晋书·杨骏传》。

  • 提领所

    官署名。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(1129) 置,属尚书都司,掌榷货务都茶场之事。后罢,其事归户部正副长官兼领。孝宗乾道六年 (1170) 复置,仍属尚书都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