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卫指挥佥事
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外府中士二人,主管钱币之出入,即政府钱币收入存于外府,其国用所需之钱币亦由外府支出。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外府上士二人,正三命;外府中士二人,正二命。掌绢帛丝麻、钱物、皮角
殿廷卫士名。明置,见“大汉将军”。
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。
见“大名府”。官名。宋置,见“河南府尹”。
官名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中,增置资德院为太子官属,于资德院下置,二人。成祖即位罢。
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豫。见“六爵”。
海军相当官。北洋政府设于各舰,均由上尉充任,掌管枪炮事务。
宋朝炮兵称飞山军,飞山军指挥即炮兵指挥。《宋史·兵一》:“仁宗即位,海内承平,而留神武备,始幸安肃教场观飞山雄武发炮。”
乡里管事之人。明朝洪武 (1368—1398) 年间置,选每里中德高望众者充任,三、五人不等。会同里长调解或审判乡里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,负责教化,督课农桑,主持乡村水利事务。明前期,颇有权威,
官署名。右御史台、右肃政台省称。见“右御史台”“右肃政台”。官署名。唐代武则天光宅元年分御史台为左右二台,左台知百司,监军旅;右台察州县,省风俗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御史台》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