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“右外兵郎”。
官名别称。又称“台谏官”。唐、宋为御史台与谏官的合称。明沿指御史及给事中。称御史为台官,给事中为谏官,因其均有纠察、逮言之责,故称。指御史和谏官。台指御史台,其官有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侍御史,掌纠
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 敕令百僚寻胜,因置检校寻胜使,以厚其事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召荡寇将军、领濡须督蒋钦还都任之,典领辞讼。三国蜀、吴亦置。官名,东汉末年孙权置,掌辞讼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蒋钦传》:“蒋钦有战功,迁荡寇将军,领濡须督。后
官名。汉王莽置,为五威将军的简称。详“五威将军”条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作糕点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典羊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即左司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左司郎中。
阶官名。金朝置,为内侍阶官,属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,秩从八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内侍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八品上,称司赞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、驻守东京,统领契丹、奚、汉、渤海四族人组成的一支军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