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生
官名。①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。掌治上驷院马驼之疾。额设蒙古十五人,移八旗咨选。②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营一人,六、七品不等,副军校与同协军校充,奏补。协同军医长医治伤病。
(1)杂任职名。唐于太医署置医生四十人,从医博士学习医疗技术,学习期满,经考试合格可充任医师。(2)伎术官名。清置,属太医院,掌医疗之事。员额三十人,初由各省选派,经太医院考选补用,后定初进医生须取具本院医官、医士保结,先入院肄业。遇医生有缺,考试顶补。
官名。①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。掌治上驷院马驼之疾。额设蒙古十五人,移八旗咨选。②清末新陆军职官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营制,始置。每营一人,六、七品不等,副军校与同协军校充,奏补。协同军医长医治伤病。
(1)杂任职名。唐于太医署置医生四十人,从医博士学习医疗技术,学习期满,经考试合格可充任医师。(2)伎术官名。清置,属太医院,掌医疗之事。员额三十人,初由各省选派,经太医院考选补用,后定初进医生须取具本院医官、医士保结,先入院肄业。遇医生有缺,考试顶补。
官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一年(637)置为从九品下武散官。宋朝沿置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武散官名。唐宋置,唐制秩从九品下,宋制秩从九品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,为左右备身府属官,各三员,正四品,掌领骁果禁兵。官名。隋置,详“折冲”条。
官署名。辽于五京均置,都虞侯司属南面京官。有都虞候以掌本道军事。
官名。即京市令。
战国秦国在中央派驻地方的机构中供职的高级官吏统称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金布律》: “都有官秩吏及离官啬夫,养各一人,其佐、史与共养。”
杂号将军名,汉置,统领骑兵征伐。《汉书·公孙敖传》:“公孙敖,义渠人,以郎事景帝。至武帝立十二岁,为骑将军。”武官名。楚汉之间汉有骑将,掌骑兵。《史记·灌婴列传》记“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,皆推故秦骑士
官名。清置,见“御茶膳房”。
官名。见“会同馆”。
1、王名。商、周时国君称王,如纣王、幽王、文王、武王等。战国时诸侯国国君称王,如秦王、赵王、魏王、韩王、楚王、齐王等。到秦末楚汉相争时,臣下对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皆称大王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沛公
官署名。北魏置。掌皇帝出猎事务,多以他官兼领曹务。《魏书·罗结传》: “(罗伊利)除内行长,以沉密小心、恭勤不怠领御食、羽猎诸曹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