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二卿

十二卿

官名合称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以太常卿、宗正卿、司农卿为春卿,太府卿、少府卿、太仆卿为夏卿,卫尉卿、廷尉卿、大匠卿为秋卿,光禄卿、鸿胪卿、大舟卿为冬卿,合为十二卿。


南北朝以前有九卿,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又增三卿,共十二卿,分春夏秋冬,各三卿,太常、宗正、司农三卿为春卿;太府、少府、太仆三卿为夏卿;卫尉、廷尉、大匠三卿为秋卿;光禄、鸿胪、太舟为冬卿。十二卿都有丞、功曹、主簿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·诸卿》。

太常卿掌明堂、二庙、太史、太祝、廪牺、太乐、鼓吹等。宗正卿掌皇室、外戚之籍。司农卿掌农功仓廪,统太仓、导官、籍田等。太府卿掌金帛府帑等。少府卿掌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等。太仆卿掌南马牧、左右牧、龙厩、内外厩等。卫尉卿掌宫门屯卫兵。廷尉卿掌监东西中华门。大匠卿掌土木工程建筑。光禄卿掌宫殿门户等。鸿胪卿掌导护赞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给使学生

    宫女名号。唐置,属宫闱局,员额五十人,掌宫内杂使。

  • 成安县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为三京县令之一、参见“邺县令”。

  • 推垛子

    宋朝军职升迁程序之一。即由皇帝亲临殿庭阅试将校武艺,依高下定升迁。通常三年举行一次。

  • 敬事房

    专管宫内事务及管理太监、宫女的机构。清康熙十六年(公元1677年)置,又名宫殿监办事处,设在乾清门内以西,属内务府。掌理帝后及其子女的生活起居及宫内陈设、洒扫、守卫、传奉内务方面的谕旨,并办理与内务府

  • 内房参事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五品。

  • 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设置,见“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”。

  • 保头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举人赴解试或选人注官,皆须三、五人或十数人结成一保,撰写保状。三次应试而终场者称为保头。

  • 侍正

    官名。元朝置为侍正府长官,正二品,置十四员,掌宫廷近侍事务。下置同知二员,正三品; 佥府二员,从三品; 侍判二员,正四品; 经历一员,从六品; 都事一员,从七品。官名。元置,为侍正府的主官,见“侍正府

  • 督册道

    官名。明朝于江西、陕西等省间设。为所在省布政使佐官左右参政、参议的分道之职,以其中一人担任,督理攒造赋役黄册及鱼鳞图册等事。专职道员名。明代于江西、陕西等省设,以布政司右参政或右参议任之,辅助布政使处

  • 校书祭酒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《晋书·张轨传》: “(张)天锡数宴园池,政事颇废,难将军、校书祭酒索商上书极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