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部帅

右部帅

官名。①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置,三国魏沿置。曹操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分为左、右、南、北、中五部,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,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。三国魏末改名为“右部都尉”,一说西晋武帝太康(280—289)中改。见《晋书·北狄传》、《刘元海载记》。②十六国时羌人姚襄置。统领羌人右部,以敛歧任此职。见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。


官名。1、东汉末年曹操置,为南匈奴右部统帅。《晋书·北狄传》:“匈奴之类总谓之北狄……魏武帝始分其众为五部,部立其中贵者为帅,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,魏末复改帅为都尉。其左部都尉所统可万余落,居太原故泫氏县;右部都尉可六千于落,居祁县。”

2、十六国时羌人姚襄置,统领羌人右部。《晋书·卷116·载记·姚襄》:“略阳伏子成为左部帅,南安剑歧为右部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伯

    八位主要官员。伯是官名,其职权是掌管一方诸侯,八伯是八位各掌一方诸侯的八位官员,相传尧和舜时都有八伯。见《尚书大传·虞夏》。

  • 提中关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天朝典官,掌龙江关(即天京海关)的稽查与税收事务。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知非子《金陵杂记》记天京地区设有三个税关:“于是首逆又设关卡三道,以防偷漏,其名为伪天朝提中关、提头关

  • 亵御

    掌侍御之小臣。(1) 西周置。《诗经·小雅·雨无正》: “曹我亵御,憯憯日瘁”。(2) 西周卫国置。《国语·楚语上》: “昔卫武公年数九十有五矣,犹箴儆于国曰”: “居寝有亵御之箴”。

  • 世胙

    世袭官位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 “世胙大师。”

  • 剌马刚招讨司

    即“剌马儿刚等处招讨使司”。

  • 司稼寺

    官署名。即司农寺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司农寺。官署名。唐置,龙朔二年改司农寺为司稼寺。详“司农寺”条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司农寺》。

  • 殿前都点检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周殿前司长官。因其兵精强,赵匡胤以此职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。北宋初以其军权颇重,仅存其名,后不复置,而以殿前都指挥使为殿前司最高统兵官。辽朝殿前都点检司置为长官。金熙宗天眷元年(1138)

  • 铸■务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真宗景德三年(1006), 改在京铸钱监置。掌造铜、铁、鍮石(黄铜)诸器及铙、钹、钟、磬等。设监官,以京朝官、三班使臣充任。

  • 总管畅春园事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畅春园之主管官。掌理畅春园及附近恩佑寺、恩慕寺、圣化寺、西花园、虎城等处事务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设,由皇帝特简,无员限。

  • 季父族帐常袞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为北面官,掌季父房族属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