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乐署

太乐署

官署名。北齐太常寺置,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,有令、丞,兼领清商部丞。隋唐五代皆置,隋令二员、丞二员、乐师八员,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乐师为乐正,置十员; 唐朝令一员、丞一员,另有乐正,掌祭享钟律,凡习乐,立师以教,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上中下三等,申报礼部,十年大校,量优劣而黜陟。辽、金皆置,有令、丞,金朝兼鼓吹署,有乐工百员、乐工部籍直长一员、大乐正、大乐副正。元世祖中统五年(1264)于太常礼仪院置,秩从六品,令二员、丞一员,掌管礼生乐工四百七十九户。


官署名。北齐置,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。隋因之。唐代也置太乐署,掌管音乐及培养音乐人才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中、下·太常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太乐署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崇德宫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掌崇德宫契丹军民之政。置都部署、副部署、判官等职。

  • 指一级官署。清朝设置广泛,然名称各异,地位悬殊。如军机处、太常寺工程处、粘竿处、侍卫处等。至清末,始作为中央各部下属机构。官署名。(1)中央行政机关。如清末所设的财政、练兵、税务三处,各以大臣为主官。

  • 平头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属司农寺典农署,设丞。职掌不详。隋省。

  • 前卫都指挥使

    官名。元至元十六年(公元1279年)置, 为京城侍卫军之一,属枢密院。掌宿卫扈从,并兼屯田事务。国有大事则调度之。秩正三品,以都指挥使为主官,员额三人;下设副都指挥使二人,秩从三品,佥事二人,秩正四品

  • 左右中允

    官名。汉代有太子中盾,盾读如允。魏晋以后多称为中舍人。唐制于左春坊左庶子之下置中允,右春坊右庶子之下置中舍人。中允相当于朝廷的门下侍郎,中舍人相当于朝廷的中书侍郎。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曾改中允为左

  • 司膳大夫

    官名。即膳部郎中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膳部郎中。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,改膳部郎中为司膳大夫。咸亨元年复旧。见《通典·职官五·礼部尚书》,参看“膳部郎中”。

  • 纹绢簟席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智聪

    职官封号。西夏授与中品官,与办式同一等级。

  • 捷报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兵部所属机构。凡各省由驿站驰奏之摺均经本处转递奏事处入奏。凡军机处“寄信”批摺亦由此加封发递。司官无定额,由尚书酌委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、笔帖式等任职。下有差官四十人,负责递送文件。此外,各

  • 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,五卫之一。秩正三品。掌汉军万名。置营于东安州(今河北安次西)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设都指挥使三员,副都指挥使二员,佥事二员。下辖一镇抚所,十行军千户所,左、右屯田千户所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