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左卫率

太子左卫率
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五年 (269)分太子卫率而置,领精兵万人,宿卫东宫,亦任征伐,地位颇重。东晋、南朝皆置,宋七员,五品; 齐一员;梁一员,十一班,领果毅、统远、立忠、建宁、陵锋、夷寇、祚德等七营,属官有丞、殿中将军、员外将军、正员司马、员外司马督; 陈一员,四品、二千石。十六国前秦亦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以后定为从三品。北齐为太子左卫坊长官,从三品,领骑官备身正副都督、骑官备身五职、骑官备身及内直备身、备身诸属员等。隋朝置一员,正四品,领掌宫中禁卫,置长史、司马及录事、功、仓、兵、骑兵等曹参军事,法曹、铠曹行参军,行参军,又有直阁、直寝、直斋、直后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左侍率,改亲卫为功曹,勋卫为义曹,翊卫为良曹,罢直斋、直阁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复为太子左率府长官,置一员,正四品上,掌东宫兵仗、仪卫之政令,总诸曹及三府、外府事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左典戎卫率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卫率。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,官存而无职司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为从七品。南宋不置。辽、金皆置为太子左卫率府长官,金朝为从五品,掌周卫导从仪仗,隶东宫宫师府。


东宫武官名。晋武帝泰始五年(公元269年)分中卫率为左右卫率,各领一军,掌东宫护卫。南朝宋齐梁陈沿置,宋制秩四百石,梁制左卫率领果毅、统远、立忠、建宁、陵锋、夷寇、祚德等七营;右卫率领崇荣、永吉、崇和、细射等四营。二卫率各置殿中将军十人、员外将军十人、正员司马四人,又有员外司马督官。北魏太子左右卫率,秩第三品上。北齐置左右卫坊率。隋唐建立率府,以左右卫率为左右卫率府的主官。参见“左卫率府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少

    ①少师、少傅、少保合称。亦称“三孤”。参见“少师”。②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合称。参见“太子少师”。1、三公之副,又称三孤,为天子的高级辅佐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是为三公

  • 发官

    赴官任职。《商君书·定公》:“天子则各主法令之,皆降受命,发官。”

  • 内小臣奄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内小臣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,由阉人充任,负责后宫事务,下设内小臣奄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劝爽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主官人,由清平官、酋望、大军将兼。

  • 小驾部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驾部次官,亦称驾部下大夫或小驾部,佐驾部中大夫掌皇帝出行的车驾及马、驼、羊的牧养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(573),省六府诸司中大夫,遂成为驾部长官,称

  • 亭寺

    官署名,汉朝亭的办事机关称亭寺。《后汉书·孝质帝纪》:“丹阳贼陸宫等围城,烧亭寺,丹阳太守击破之。”其后,南朝宋等沿置。《宋书·明帝纪》泰始四年九月诏曰:“自今凡窃执官仗,拒战逻司,或攻剽亭寺,及害吏

  • 内城巡警总厅厅丞

    清末置,为内城巡警总厅的长官,员额一人。隶属于巡警部时期,秩正四品,隶属于民政部时期升为从三品。

  • 侍读博士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,蔡茂之曾任此职。参见《宋书·武三王传》。官名。刘宋大明年间置,掌给诸王讲授经史。见《资治通鉴》宋大明五年四月。

  • 未央厩令丞

    官名。西汉太仆的属官有未央厩令,秩六百石,有五丞一尉,东汉沿置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主乘舆及厩中诸马。”

  • 上谕

    文书名。清朝的下行文。指皇帝特降的命令或因臣僚奏请而下达宣示中外的命令,亦称“谕”,以别于对臣僚奏请而下达指示的“旨”。自雍正 (1723—1735) 以后,重要谕旨均由军机处草拟,经皇帝审定后颁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