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南送旌节官告使
官名。五代后梁乾化元年(公元911年)十二月,以大理寺卿王鄯为之,赴安南送旌节,属临时特遣使。
官名。五代后梁乾化元年(公元911年)十二月,以大理寺卿王鄯为之,赴安南送旌节,属临时特遣使。
即解印、辞官。龟,指印上的龟纽,即印。解龟,喻辞官。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设谒者台后置,五十员,正九品,寻改为登仕郎,量事大小,受命出使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监丞”。为清国子监绳愆厅职官。
官名。同“小臣”。商朝置,辅佐国政。《叔夷钟铭》: “伊(尹)少臣惟辅,咸有九州,处禹之堵。”参见“小臣”。
官名。重、黎二氏,原为司天地之官,后作为官名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重、黎实使天不通者……尧复育重、黎之后,不忘旧者,使复典之,以至于夏、商,故重黎氏世叙天地,而别其分主者也。”注:“重、黎,颛顼掌天地
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改定内官时,与女酒、女食等视五品。
见“宣抚处置使”。
见“治仪正”。
官名。 西魏, 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典硙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宋朝茶马司都大提举、主管、同主管统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