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征西校尉

征西校尉

官名。东汉置。《后汉书·邓骘传》:“使征西校尉任尚、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,大败。”


官名,汉置。校尉,是仅低于将军的武官,掌领兵屯卫或征伐。俸比二千石,下有司马等官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“先零种羌叛,断陇道,大为寇掠,遣车骑将军邓骘、征西校尉任尚讨之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备库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梁置,掌兵器库藏之事。

  • 除名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对犯罪官员处分方式之一。即除去名籍,贬为平民。被除名者,同时附加其他处分,如勒停或送某州编管。官制用语,因病或犯罪除去官爵名籍者称除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方技·华佗传》:“军吏梅平得病,除

  • 佐将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 (1860) 始设。在此之前,为军中带兵官之通称,后逐渐演变为次于主将的正式职官。又有大佐将之职,官阶亦低于主将。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设置。在前期,佐将是

  • 豸史

    御史的别称。因御史之冠为獬豸冠,故有此别称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法冠……或谓之獬豸冠。獬豸神羊,能别曲直,楚王尝获之,故以为冠。”注:“《异物志》曰: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,一角,性忠,见人斗,则触不

  • 民政部参议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设。掌一部谋议之事,议定本部法令章程。置左、右参议各一人,参事二人。设则例局、统计处。

  • 掌醢署令丞

    官名。隋于光禄寺置掌醢署,有令及丞,所属有掌醢十人。唐沿置,令及丞掌供醢醯之物。所属有府、史、主醢、酱匠、酢匠、豉匠、葅醢匠、掌固。宋光禄寺有油醋库监官,当掌醢署令之任。金元不设,明清称掌醢署署正、署

  • 总管圆明园事务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圆明园之主管官。掌圆明园岁修工程、陈设器皿及属官迁除奖罚诸事。雍正元年(1723)设,无定员,由皇帝特简。

  • 五威中城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新莽始建国元年(后9)置,主十二城门,以策命说符侯崔发任之。将军名号,西汉末年王莽置,掌十二城门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置五威司命,中城四关将军。司命司上公以下,中城主十二城门。”“命说符侯崔

  • 海军总长

    官名。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海军部的长官。见“海军部”。

  • 主书司马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属丞相府。见《晋书·武十三王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