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战国诸郡

战国诸郡

政区名。据杨宽《战国史》附录一《战国郡表》所载,魏国有:河西郡、上郡,均为魏文侯时置;河东郡,为抗秦而设;方舆郡、宋郡,原为宋地,齐破宋后属齐,魏取其地后设郡。赵国有:上党郡,魏分晋上党地置:雁门郡、云中郡,原为楼烦地。赵武灵王破楼烦、林胡后置;代郡,原为代国地,为赵襄子所灭,赵武灵王时置郡。韩国有:上党郡,韩分晋上党地置,三川郡,韩宣王时置;上蔡郡,韩厘王时置。楚国有:宛郡、汉中郡,均为楚悼王时置;新城郡,原为韩地,后为楚所得,怀王时置郡;江东郡,楚怀王灭越后置;黔中郡,楚威王时置;巫郡,楚怀王时已设郡。燕国有:上谷郡、渔阳郡、辽东郡、辽西郡、右北平郡,均为秦开破东胡后置。七国中唯齐国不设郡。秦国在统一六国后除京师地区的内史外,共分三十五郡,都是在战国时期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陆续设置的,有一些郡则是五国原设而秦沿置的。战国时秦国除三十五郡外还有陶郡,原为宋地,齐灭宋后属齐,后为秦所得,作为魏冉封邑,魏冉死后置为郡,后为魏所攻取,秦灭魏后未再设。参见“三十六郡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督军

    州分职吏名。汉末诸州有置郡督军者,其职在部督属郡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堂隆传》记“泰山太守薛悌为督邮,郡督军与悌争论。”对于太守任命属吏,提出异议与之争论,显然是部督者的身份,似应为州吏而非为郡吏。

  • 京东检察司

    官署名,金朝置,掌检察支散军粮,验军户实给,均军户差役,劝农业种植,勿犯私杀牛马,禁私贩盐酒等。其官有使,从六品;副使,正七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》。

  • 内都坐令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内都坐大官属官。《魏书·崔玄伯传》:“承明元年(476),(崔衡)迁内都坐令,善折狱,高祖嘉之。”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中改制罢。

  • 什傍处

    见“什帮处”。

  • 左射声率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射声率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常衮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一译“敞稳”。为典族属之官,兼掌部族户籍之事。有大横帐常衮司,三父房各有常衮司,遥辇帐大常衮、大国舅司四帐各有常衮,奚王府有大常衮、副常衮等等,官名。辽置,亦作敞稳。《辽史国语解》:

  • 使主

    北朝对代表国家出使到其他政权的首席使臣之称。一般冠以使命名号,如聘梁使主、聘周使主、哒使主等。 其助手称使副。

  • 太子殿中员外将军

    东宫武官名。见“太子殿中将军”。

  • 南京行人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定都北京,于北京置行人司,原在南京之行人司官署仍存,加“南京”字,称南京行人司。只设右司副一人,从七品,无所职掌。

  • 钞库

    即“平准行用交钞库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