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晋朝置,隶大司农。官名。晋置,为大司农的属官。参见“都水长”。
官署名。即太子右内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右内率府。
东道慰劳大使的省称。《周书·赵肃传》:“(肃)又兼行台左丞、东道慰劳。”
任官考核制度。明朝官吏考核后,凡能力与其职事繁简不相当者,于品内互调。其繁简之别,在外税粮十五万石以上之府,七万石以上州,三万石以上县,王府、三司所在地,军马守御,路当驿道、边防冲安供给之处及在京诸司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行军都部署司监治官。临时委任,收兵卸职,仍回本任官。
官名。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。掌理教习经馆之事。叶尔羌设一人,秩六品。
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修理钟表。
清朝雍正(1723—1735)以后传达皇帝谕旨的一种形式。凡皇帝上谕中属于一般例行政务可以公开的,均交内阁传抄执行,称为“明发”。凡以此下发之谕旨,首书“某年某月某日内阁奉上谕”或“某年某月某日内阁奉
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一人,理事一人或数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设二十三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减为十五人。掌审查外交事项。
官名。又名右街功德使,唐德宗贞元四年 (788) 崇玄馆罢大学后置,与左街大功德使总领僧、尼之籍及功役; 宪宗元和二年 (807) 又以道士、女冠隶之。武宗会昌二年 (843) 以僧、尼改隶礼部主客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