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电政司

电政司

官署名。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设。掌全国电政,凡官商电报局则例、线路规章、万国电政联盟条款,以及城市电话、电灯各事皆属之。置郎中二人,员外郎三人,主事六人。


官署名。(1)清末置,属邮传部。掌全国电政。举凡官局、商局的则例,海线陆线的规章,万国电政联盟的条款,以及电话、电灯等有关电政各事均为其所掌。设郎中二人,员外郎三人,主事六人,七品小京官二人,八、九品录事无固定员额。司内分设营业、监理、编订、交涉、总务五科,以分理本司事务。宣统时编订、总务两科裁并。(2)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属交通部。以司长为主官,司内分设总务、管理、工务三科,各设科长、科员。北洋政府沿置,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职掌为: 一、管理电话、电报及其他交通电气业;二、监督民办电话及其他交通电气业。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佥事、主事。次年改为邮传司。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亦置电政司,专管电讯,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,分理司事。参见“邮传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骁卫

    禁卫军指挥机构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右备身府置,又称右骁骑,十二卫之一。置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统诸鹰扬府府兵; 置护军四员,掌副贰将军,寻改武(虎)贲郎将,又置武(虎)牙郎将六员,有长史、录事

  • 南夷校尉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西晋武帝太康五年(284),罢宁州,置南夷,以天水李毅为校尉,持节,统兵镇南中,统五十八部夷族都监行事。”立府,设长史,司马、参军等僚佐。可举秀才、廉良,职掌与刺史

  • 司经大夫

    官名。即太子洗马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太子洗马。官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改司经局太子洗马为司经大夫。次年改司经局为桂坊,司经大夫改称桂坊大夫。参见“桂坊”。

  • 左校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左校令。

  • 译官丞

    官名。秦朝属典客。入汉沿置。景帝中六年(前144)典客更名大行令,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又名大鸿胪,乃先后改属之。为译官令副职,主汉王朝与周边各族和外国通使往来传译事宜。官名,西汉置,东汉省。为译

  • 左祗候郎君直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,为北面官。著帐郎君院官员,属左祗候郎君详稳司。掌当值郎君祗应事。

  • 外交官领事官考试

    北洋政府选拔外交官与领事官所实行的考试制度。依照民国四年(公元1915年)九月三十日公布的《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令》的规定,外交官、领事官的考试与文官高等考试合并举行,典试官即由高等考试典试官兼任,襄校官

  • 津署典作

    官名。隋置,见“诸津署”。

  • 刺史州

    以刺史为长官之州。宋朝又称军事州,为六等州之第六等,刺史不赴任者,则以他官判、知,属官有军事推官、录事参军等。辽朝刺史州设刺史、同知州事、录事参军等职。金朝刺史州设刺史、同知、判官、司军、知法、军辖兼

  • 次剧

    县的等级之一。金置,为七等县的第四等,次于剧,为二万户以上人口的县。参见“剧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