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,秦称奉常,汉改称泰常。泰常即太常,掌宗庙礼仪。《汉书·吴王濞传》:“以盎为泰常,奉宗庙,使吴王。”
科举制科之一。唐代设置,属于武类科目。太和二年(公元828年)诏举,郑冠等二人及第。
汉朝皇帝姬妾名号。亦作容华。西汉武帝置,秩视二千石,比大上造。东汉省。女官名,也写作“容华”,汉武帝始置,也是皇帝的妃子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至武帝制倢伃、娙娥、傛华、充依,各有爵……傛华视真二千石
官名。隋、唐太常寺太医署均置二员,唐朝为流外六品。京师以良田三顷为药园,选年十六种以上、二十以下庶人为药园生,业成者为师。掌药材种植与收采。流外官名。隋始置,属太医署,唐沿置,员额二人,为流外六品官。
官名。西晋置。与中、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,掌管马、牛的牧养,六品。
文书名。亦称回批。清朝的一种回执。凡有解银到京,接收衙门验收后,在限期内给予押解委员批回,以表示解到无误; 过期不给,照例参处。今存军机处档案中,尚有回批簿,即给发回批之底簿。
参见“通政使司左参议”。
见“国用司”。官署名。即“国用司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,为五德将军之一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。陈置为五威将军之一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武官名。南朝梁以智威、仁威、勇威、信威、严威等属于加官、散官性质
官名。西汉属大鸿胪,新莽时改隶典乐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置,东汉省。掌翻译官,主翻译。有丞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·典客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大鸿胪》。《汉书·儒林传·周堪》:“堪译官令,论于石渠,经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