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详议官

详议官

官名。①北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) 审刑院置,与知审刑院共同详复大理寺所断案牍,写出奏章,上于皇帝。后定员六人,以朝官充任。不限在职年月,其阶官但及三年,即引对迁官。神宗元丰三年(1080),随审刑院并改,为刑部属官。参见“审刑院”。②见“咨议军事”。


官名。(1)宋初置于审刑院,审刑院并入刑部后详议官改属刑部。参见“审刑院”。(2)北宋大观初置于尚书省议礼局,掌议定礼制。参见“礼制局”。(3)南宋都督府等属官,掌参议军事,后改称“咨议参军”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角

    南匈奴贵臣合称。指左贤王、左谷蠡王、右贤王、右谷蠡王。皆单于子弟,可依次继承单于位。匈奴国君单于的四位辅国的最高贵的官员,即左、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其大臣贵者左贤王,次左谷蠡王

  • 翻译官

    官名。北洋政府置于蒙藏院与东省特别区法院,掌翻译事务。

  • 典牛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牛人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掌国家耕牛的牧养和使役,下设典牛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牛人”。

  • 柴草部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。设丞。隶司农寺钩盾署。

  • 高车羽林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皇帝的侍卫武官,由高车(亦称敕勒)族人担任,属高车羽林郎将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磨勘

    ①官吏考核制度用语,指官吏考核过程中的复核。唐朝后期,凡对官吏考课,其政绩均需复核。始见于文宗太和元年(807)正月之敕: “诸道节度观察使去任日,宜具交割状。仍限新人到任一月日分析闻奏,并报中书门下

  • 盛京工部银库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盛京工部所属办事机构。顺治十六年(1659)置,设司库二人,笔帖式若干人,皆为满员。藏贮户部发给岁修工料银及本部所征苇税、木税、砖瓦折银,以备支用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裁。

  • 牸羊局都尉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见“司羊署令丞”。

  • 北大王府

    即“北大王院”。

  • 尚鞶奉御、副奉御

    官名。元置,掌御用之鞶(大带)。属侍正府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