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诸司局人匠总管府

诸司局人匠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设于世祖至元十四年(1277),掌大都、上都金银器及符牌造作十四局工匠。二十四年,止存五局一库,掌毡毯制造等事。秩正三品,隶工部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、副总管各一员。所辖五局一库为收支库、大都毡局、大都染局、上都毡局、隆兴毡局、剪毛花毯蜡布局、各置大使与副使掌之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公元1277年)置,秩正三品,管领大都、上都金银器盒及符牌等十四局事。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以八局改隶工部及金玉府,只领五局一库,专掌制作毡毯等事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副达鲁花赤、同知、副总管、经历、知事、提控案牍各一人,令史四人。下辖收支库,掌出纳之物;大都毡局,管人匠一百二十五户;大都染局,管人匠六千零三户;上都毡局,管人匠九十七户;隆兴毡局,管人匠一百户;剪毛花毯蜡布局,管人匠一百一十八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策上将

    官名,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太宗平定洛阳后置,掌国之征讨,总判府事。其官有长史一人,司马一人,从事中郎二人,军谘祭酒二人及主簿、录事、记室、功曹参军、兵曹参军事等官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一》

  • 鹘军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统领大、小鹘军。设详稳等职。

  • 百夷馆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翻译各族语言文字的机构。置于明成祖永乐五年 (1407),隶提督四夷馆。设译字生、通事。清初沿置,隶翰林院,乾隆十三年(1748)并入礼部。

  • 典签帅

    南朝时典签的异称。见《南史·巴陵王子伦传》。

  • 布政使司宝泉局

    官署名。明置,掌造货币。主官有大使一人,秩从九品;副使一人佐之。

  • 宏文院

    官署名。金沿宋弘文馆之制置,掌校译经史。设官有知院,从五品;同知宏文院事,从六品;校理,正八品。

  • 礼俗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内务部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职掌为:一、礼制;二、祀典行政;三、祠庙;四、宗教;五、褒扬节义,整饬风俗;六、保存古迹。司的主官为司长,下设佥事、主事。次年礼俗

  • 国子祭酒

    官名。西晋武帝咸宁 (275—280) 中立国子学,置一员为长官,掌教授生徒儒学,主管国子学,参议礼制,隶太常。南朝宋国子学虽省置不常,而祭酒则常置。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(482) 置国学,置一员,位比

  • 守阙教练使

    见“使院牙职”。

  • 孔庙执事官

    官名。又称圣庙执事官。清朝置,为衍圣公属官。掌祭祀分献,并司爵帛香祝。额设四十人,三品二人,四品四人,五品六人,七品八人,八品、九品各十人。由衍圣公会同山东学政拣选孔氏族人补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