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都堂

都堂

①即“都省”,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尚书省总署之称。②宋朝百官集议之所。北宋前期设于尚书都省,凡典礼之事当议者,皆下诏都省传当议之官赴都堂集议,由判尚书都省事主持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以旧中书东、西厅为门下省、中书省都堂,尚书省都堂为三省都堂。③明朝都察院都御史、副都御史、佥都御史及总督、提督、巡抚等官别称。①清入关前之理讼官。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清太祖努尔哈赤设理国政听讼大臣五人,扎尔固齐十人。扎尔固齐又称都堂,佐五大臣理国事,专掌讼诉。


1、唐朝尚书省的办公厅称都堂。唐朝尚书省,本来称尚书都省,故其总办公厅称都堂。唐朝尚书省的总办公厅居中,东有吏部、户部、礼部三厅办公处,每行四司,左司统管;西有兵部、刑部、工部三行办公处,每行四司,右司统管。见《通典·职官四·尚书省》。

2、明朝衙署长官称都堂。明朝称各衙长官为都堂,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、副都御史、佥都御史和带有这种官衔的总督、巡抚皆称都堂。见清人梁章钜《称谓录·都堂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贲司

    官署名。元设此官署,营屯田,修城皇。见《元史·兵志二·宿卫·武卫》。

  • 从政

    出仕做官。《论语·雍也》: “季康子问: ‘仲由可使从政也与? ’”

  • 二率丞

    即太子左、右卫率丞。

  • 小吏房

    官署名。宋神宗时置,属枢密院,掌行两省内臣磨勘功过叙用,大使臣已上历任事状及校尉以上迁改之事。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。掌办两省内臣磨勘功过叙用,大使臣以上历任事状及校尉以上改转迁遣之事。

  • 淑容

    官名。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(467)置,为九嫔之一。齐不置。梁、陈复置,陈亦位列九嫔。隋、唐不设。宋朝置在淑仪下、顺仪上,正二品,属“嫔”。内命妇名。南朝宋泰始三年(公元467年)所置九嫔之一,为皇帝之

  • 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

    官署名,元朝置。掌地方监察。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
  • 舟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主舟船运输。下设舟工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  • 总署大臣

    即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”。

  • 外监

    “外殿中监”省称。官署名。指都水监所属都水局。宋代都水监在澶州置局,号称外监,掌治河渠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五·都水监》。

  • 殿中司马督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统领禁军,负责宫殿内的宿卫。分隶于左、右卫将军,员十人,六品。东晋孝武帝时,任用士族。南朝宋高祖永初(420—422)初,增为二十人,过员者称殿中员外司马督,后无员限。六品。梁降为流外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