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队将

队将

官名。武职。春秋始置,为守城门主将。《墨子·号令》: “以吏归敌,队将斩。”孙诒让注:“队将,即四面四门之将。”后世或置或罢,职掌品位不一。秦汉之际领兵作战。南朝时为低级将吏,位在队主下。北宋神宗行将兵法,分天下之兵为九十二将,每将下设队将,约领五十人。金朝于边将中置,级别最低,正九品。


武官名,汉置,为一队之将官,位在都尉下,掌率本队士兵作战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海阳齐信侯摇母余:以越队将从破秦,入汉,定三秦,以都尉击项籍,侯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戎右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仿《周礼》戎右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司右中大夫属官,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戎右中大夫二人,上士二人,以勇士为之,衣甲,居王戎车之右,

  • 刑部饭银处

    清代刑部内部机构。掌收储各省报解饭银及户工两部拨给饭银。各级官员及书吏的饭银各有定额,官员按月支给,书吏按季支给,各司多少不等。各役工食及杂项开支也都由本处核发。无额定职官,由尚书酌派满、汉司员各一人

  • 上京路兵马都总管

    官名。金置,总管本路兵马。本官与府尹、留守为一人。由留守兼此两职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京留守司》。

  • 奉閤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给事局,办理中宫事务。员额十一人,职同东宫入殿小底。

  • 典壅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壅氏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下设典壅中士,典壅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参见“壅氏”。

  • 武卒

    战国时魏国经过考选的步兵之称。据《荀子·议兵篇》记载,魏国当时考选步兵,须身穿“三属之甲”,手执“十二石之弩”,背负“箙矢五十个,置戈其上,冠䩜带剑”,带三日之粮,在半天内能跑完一百里路

  • 南主客曹尚书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名义上归属少府,秩六百石,主外国及周边少数族事务,属吏有左、右丞各一人,侍郎六人,令史三人。官名,东汉置,属少府。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,六百石,分为四曹;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,二千石曹尚书

  • 司迹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迹人中士四人,下士八人。掌公私田猎之地的政令。北周于秋官府田正中大夫之下置司迹中士,正二命;司迹下士,正一命。职掌同《周礼》中的迹人。

  • 驿吏

    驿站官吏。为州郡县属吏,东汉三十里一驿,驿置驿吏,掌传递文书。唐也置。唐代李商隐《李义山诗集六·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》:“绛台驿吏老风尘,躭酒成仙几十春。”县分职吏名。东晋时县有驿吏,主邮驿之事。见《后

  • 奉使宣抚

    使职名。元朝廷派遣官员视察各地,了解民间疾苦和官吏贪廉,或奖励将帅,称奉使宣抚。非常制,系临时性设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