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守
唐律术语。指低级法律事务官员有呈办管理之责。《唐律疏议·名例·称监临主守》:“主守,谓行案典吏,专主掌其事及守当仓库、狱囚、杂物之类。”
唐律术语。指低级法律事务官员有呈办管理之责。《唐律疏议·名例·称监临主守》:“主守,谓行案典吏,专主掌其事及守当仓库、狱囚、杂物之类。”
官名。(1)临时设置的地方长官职称。东晋时,南蛮长史陶侃曾为大都护。(2)都护府长官。唐永徽中置,亲王遥领都护,曰大都护,以副大都护兼王府长史主大都护府事。五代后唐长兴三年(932),仅置安东、安南、
西汉置。治今山西沁水县东四十五里西城。汉魏属河东郡。西晋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太和二十年(496)复置。为安平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沁水县东九十里端氏村。属泽州。大业中属长
1771—1853清河南温县人,字云亭。陈式太极拳十四世传人。其父陈秉旺为本乡武林“三杰”之一。自幼随父习艺,道光时成为陈式太极一宗中之杰出拳师。相传他立定后,几个人都推摇不动,人称“牌位大王”,继承
官名。汉代置。属少府。掌典官婢作中衣服及补浣之事。三国魏沿置,七品。吴亦置。西晋属光禄勋。东晋省。南朝宋大明四年(460),改细作署令为左右御府令,置丞二人,遂兼掌御用剑、绶及诸玩好器物之制造。初为三
官名。(1)唐代侍奉皇帝左右之人。中书、门下主要官员称供奉官,朝谒时别为一班,最接近皇帝,其余百官依品秩为班。武则天时,御史、拾遗、补阙加置内供奉员。玄宗时又有翰林供奉,为翰林学士前身。见“供奉官”。
1540—1587即库图克台彻辰鸿台吉。明代蒙古袄儿都司部人。花台吉长子。明敏而娴于文辞,尤博通内典,被称为“能知既往未来之墨尔根”。住牧于今陕西响水、波罗、定边边外。曾先后率众往征土尔扈特、西番、托
又称盐规费。清盐政以及其他官府有司、总商向运商勒索之定例银两。
即“札答阑”。
1449—1532明山西绛州(今新绛)人,字廷信,号逸庵。成化进士。弘治时任固原兵备副使,执法不挠。正德初迁刑部右侍郎,忤刘瑾下狱。瑾败复官,正德七年(1512)以右都御史巡视浙江,修筑萧山至会稽防洪
元至明前期对金属管形火器的统称。始于宋元之际,盛于明。早期以竹、纸为筒,内填火药以喷射石、铁弹丸,系自突火枪发展而来。自金元时起,改以青铜、铁制。由前膛、药室、尾銎构成。以火绳点发之。其口径、长短亦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