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贰
泛指长官副手或佐吏。《后汉书·景丹传》:“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,有干事称,迁朔调连率副贰。”李贤注:“副贰,属令也。”
泛指长官副手或佐吏。《后汉书·景丹传》:“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,有干事称,迁朔调连率副贰。”李贤注:“副贰,属令也。”
?—1511明交河(今河北泊头)人。初随畿南农民起义首领白瑛转战山东。正德六年(1511)与刘六、刘七起义军联合。后与赵鐩、刘惠率西路军转战山东、河北间,后南下徐州、宿迁。十一月被官兵追及,退至亳州义
北宋咸平四年(1001)分西川路置,为川峡四路之一。治成都府(治今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、北川等市县以南,喜德、沐川等县以北,小金、泸定等县以东,绵阳、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。嘉祐四年(1059)改
元末红巾军起义,领导者多为白莲教徒,烧香礼弥勒佛聚众,故红巾军亦名香军。
晁或讹作沓,亦作韩鼌。战国时韩国人。韩昭侯十年(前353),魏攻赵都邯郸(今属河北),赵求救于韩相申不害。申不害惧韩昭侯怀疑其私结赵国,因遣他与赵绍(一作赵卓)先往见昭侯,探知昭侯意欲救赵后,再言于昭
940—1004北宋嘉州洪雅(今四川洪雅西)人,其先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。字表圣,原名继冲。太平兴国进士。历任通判、转运判官,改左拾遗、直史馆。慕魏征为人,以谏诤为己任,屡上疏直言时政得失。迁知制诰。
?—1075北宋人。神宗时,为余姚县(今市,属浙江)主簿。熙宁八年(1075)借宗教掩护,进行反抗活动,因沂州民朱唐告发,被捕入狱,词连右羽林大将军赵世居、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、医官刘育、将作监主簿张靖
亦作西呕。古代百越族群之一。分布在今广西及广东部分地区,东汉以后包括于俚、僚泛称中,为今壮、侗等族的先民。亦为西部越人(即西越)的统称。包括骆越、南越、夷越、滇越各部。一说即骆越。梁顾野王《舆地志》认
历法术语。用干支记录时序的方法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有“甲夜”名称,魏晋将一夜分为甲夜、乙夜、丙夜、丁夜、戊夜五段。此制度最晚起源于春秋、战国时代。与此同时或稍早年代,把日分为十二时辰,以十二地支表示。
由皇帝亲自委派、派遣,称钦派。与“钦差”之义相近似。
即连续减罪。唐律规定,对议章、请章、减章人物犯法者,例得减罪;但对一人兼此三种身份者,则只准按其最高身份(议章)减罪一次,不得累减。但此人所犯若为从坐减、自首减、故失减、公坐相承减者,则得累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