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Plus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大庾县

大庾县

隋开皇十年(590)分南康县置。因地处大庾岭得名(一说西汉武帝时监军庾姓讨平南越,筑庾将军城于此,因以名县)。治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十六年废为镇。唐神龙元年(705)复分南康县置。属虔州。移治今大余县东。北宋淳化元年(990)始移今大余县(南安镇)。为南安军治。自元至清又为南安路、南安府治。1957年改为大余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渤海县

    唐垂拱四年(688)分蒲台、厌次二县置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以在渤海之滨为名。”治今山东滨州市东。属棣州。天宝五载(746)以土地咸卤,西迁四十里就李邱村置,即今滨州市。五代周于县置滨州。明洪武初废县入

  • 河东盐场

    明代盐场之一。洪武二年(1369)设河东都转运盐使司于山西安邑县路村,所辖分司三,盐池二。洪武时岁办灶课三十万四千小引。弘治时增八万小引。万历时又增二十万小引。其盐行于陕西西安,汉中等四府,河南归德、

  • 东真

    高丽文献中对东夏的别称,意为东方的女真。东夏既亡,高丽与东真使节仍屡有往还。参见“东真国”。

  • 滁河

    长江下游支流,即今安徽、江苏两省境内的滁河。《唐六典》列为淮南大川之一。《宋史·虞允文传》:绍兴十一年(1141),金主亮南侵,允文命别将“张深守滁河口,扼大江之冲”,即此。

  • 掌冶方署

    官署名。唐贞观元年(627)置,垂拱元年(685)改名掌冶署。

  • 小中译

    官名。清代西藏嘎厦属官之一。隶于噶伦。掌文书交际之事。设七品官三人。

  • 竹络

    又称竹落、竹篓、竹笼。一种水工建筑构件。以竹篾编成笼子,径数尺,长数丈,内填石块,堆筑为堤堰。古代河工建筑物中的丁坝、堤防、河岸护坡,水工建筑物中的分水坝、导流堤、溢流坝、拦水坝等都普遍采用竹络结构。

  • 刘因

    1249—1293宋末元初容城(今河北徐水)人,字梦吉,一字梦骥,自号静修。家世儒宗。入元,与许衡并为“元北方两大儒”。至元十九年(1282),应召为承德郎、右赞善大夫,旋辞归。二十八年,复诏以集贤学

  • 司马繇

    ?—304晋宗室。字思玄。琅邪王司马伷子。博学多才。初拜东安公,历散骑黄门侍郎,迁散骑常侍。贾后诛杨骏之际,统诸军屯云龙门,以功拜右卫将军,进封郡王。迁尚书右仆射,专行诛赏。兄澹谮之,免官废徙带方(今

  • 吴越备史

    书名。北宋钱俨撰,托名范坰、林禹。传本四卷,补遗一卷。编年体。载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政权三世五王事迹。本编起于唐乾符二年(875),终宋开宝元年(968)。今本始于后晋开运元年(944),此前佚去三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