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州
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置。治齐安县(至德中改为恩平县,今广东恩平市东北)。大顺二年(891)移治阳江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恩平二市地。宋属广南东路。庆历八年(1048)因河北路有恩州,改名南恩州。
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)置。治齐安县(至德中改为恩平县,今广东恩平市东北)。大顺二年(891)移治阳江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江、恩平二市地。宋属广南东路。庆历八年(1048)因河北路有恩州,改名南恩州。
西汉置。治今广西桂平市西古城。为郁林郡治。隋大业初省入郁林县。
①即都省,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尚书省总署之称。②宋代百官集议之所。北宋前期设于尚书都省,凡典礼之事当议者,皆下诏都省传当议之官赴都堂集议,由判尚书都省事主持。元丰改制后,以旧中书东、西厅为门下省、中书省都
晢或作析,哀或作克。春秋末齐国人,名哀,字季次。孔子学生。家境贫寒,“终身空室蓬户,褐衣疏食”(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)。孔子说:“天下无行,多为家臣,仕于都,唯季次未尝仕。”(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)
①汉代对中郎、侍郎、郎中等的统称。亦称郎吏。参见“郎①”。②南北朝时对尚书郎中、侍郎的统称。隋、唐以来泛称尚书都省左、右司及六部诸司郎中,员外郎。
?—1140宋济南(今属山东)人。原为五丈河船工,后为盗。靖康之变后,率众聚舟于楚、泗间。建炎三年(1129)受杜充招安,为沿江措置司水军统制。曾夺金人船,与金人战于建康江中。绍兴元年(1131)叛,
1873—1929广东新会人,字卓如,号任公,又号饮冰室主人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助康有为发动“公车上书”,创办《中外纪闻》、组织强学会。次年任《时务报》主笔,发表《变法通议》等文章,鼓吹维新变
隋平陈废清远郡置。治今广东清远市。属广州,大业初属南海郡,唐宋属广州,元属广州路,明清属广州府。1988年改设清远市。北宋置大富银场、静定铁场、钱纠铅场。
即“李廷珪”。
晋末宋初彭城吕县(今江苏徐州东)人,世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晋义熙中为始兴相。义熙十三年(417),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,聚众攻陷州城,出攻始兴(今广东韶关东南)。他攻杀之,旋即进平广州,即为广州刺史
报纸名。清光绪二十五年四月八日(1899.5.17)在新加坡创刊。日报。侨商邱菽园主办,徐勤、欧榘甲、汤觉顿等主编。颂赞清帝,鼓吹改良,遏制进步思潮,反对革命。系保皇会在南洋地区的主要舆论阵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