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丙
殷墟甲骨文作匚丙。商先公。报乙之子。汤之四世祖。报丙是庙号。
殷墟甲骨文作匚丙。商先公。报乙之子。汤之四世祖。报丙是庙号。
?—83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。母阴后。少好经书。建武十五年(39),封东平公。十七年,进爵为王。明帝即位,拜骠骑将军,位在三公之上。曾与公卿共议定南北郊冠冕车服制度。后自以至亲辅政,声望日重,恐遭猜忌,
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遗存。主要发现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等省。东北的辽东半岛,西南的云南滇池周围也有发现。遗址大部濒临海滨和河流湖泊岸边,由于原始居民长期捕捞螺蚌为食,形成大量螺、蚌壳堆积,面积有的达几千平
《奏定学堂章程》的组成部分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颁布。对各类各级学堂正、副教员的聘任资格及暂时延聘资格作有明确规定。
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。参见“急选”、“月选”。
224—252三国时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,字子孝。孙权子。少受中书令阚泽教书艺。赤乌五年(242)立为太子。鲁王霸欲夺其位。陆逊等屡陈不可改易,而霸党谮言日盛,权犹疑历年,后遂幽闭之。赤乌十三年(
城名、县名。“洛”本作“雒”,三国魏改。故城有二: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东二里洛河北岸。原为周成王时周公营建雒邑的成周城,周敬王避王子朝之乱,迁都于此,加以扩建,为春秋后期最繁荣的都市之一。战国时改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英租界设立。初设中学科,后设预科及大学科。各科修业均为四年。大学科分文学部与理学部两部,前二年授各基础科学,后二年为分科。文学部分科科目有文学、哲学
见“二谛”。
西汉置。治今四川渠县东北。属巴郡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42),蜀郡守将史歆反,宕渠杨伟等起兵以应歆,即此。东汉末以后,屡为宕渠郡治所。三国、西晋属巴西郡。南朝宋废。
①国名。姬姓。西周初,周武王封周公旦于此,都曲阜(今山东曲阜市)。因周公在朝内辅佐武王,未就封。武王死后,周公辅佐成王,乃封其子伯禽为鲁公。以上为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说。一说武王时尚未有鲁地,周成王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