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生员之助学金。清各省府州县官学之生员称廪膳生,每名由地方政府发银六十两,以助学业,称膳夫银。
宋人。商山农民起义首领。参见“张海”。
隋仁寿三年(603)分益州置。“因境有赖简池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治阳安县(今简阳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、资阳二市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分益州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简阳一市和金堂县部
清代称奉天盐。明清产销食盐之一种,产于辽东沿海,行销于东北三省。不征收盐课。
官名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)刊正将军名号时置,大通三年(529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。陈沿置,定为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
北魏官制。道武帝天赐三年(406)定制,每州置三刺史,其中宗室一人,非宗室二人,以比古代上中下三大夫之制。官六品。太和十七年(493)孝文帝改制时废。
官署名。清末农工商部附属机构。掌管翻译各国商业、保险、实业各律,并参以中国律例,编辑各种商法草案。
指未合承担常赋役之人,年龄因时而异。北魏时年十一至十四岁为中男。西魏时以十至十七岁为中男。北齐时复改为十六岁以上,十七岁以下为中男。隋十一岁以上,十七岁以下;唐初十六岁以上,二十岁以下,天宝三载(74
书名。亦称《周易程氏传》。北宋程颐撰。清初吕留良将其辑入《二程全书》,四卷。宋刊本六卷,其中《系辞精义》二卷,乃吕祖谦撰,引程颐及诸家说,补程传所未备。阐明《易》之宗旨在于“顺性命之理,通幽明之故,尽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初一(1908.2.2)在上海创刊。管西园(立群)、张丹斧(无为)主编。综合性刊物,提倡改良戏曲、服装。初为半月刊,发行六期,四月改月刊,更名《国华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