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佐
明河南太康人,字礼卿。建文进士,任庄浪知县。永乐初迁御史。历官江西副使,应天、顺天府尹。刚直不挠,严于用法,勋贵敛手,有包拯之誉。宣德三年(1428)任右都御史。八年致仕归。卒于里。
顾佐
明河南太康人,字礼卿。建文进士,任庄浪知县。永乐初迁御史。历官江西副使,应天、顺天府尹。刚直不挠,严于用法,勋贵敛手,有包拯之誉。宣德三年(1428)任右都御史。八年致仕归。卒于里。
顾佐
书名。元白莲宗僧人、侍者果满编。分上、下卷。至大元年(1308),元廷禁白莲宗。三年正月,庐山东林寺白莲宗善法堂主僧普度在大都上万言书,请求恢复白莲宗合法地位。次年,仁宗下诏弛禁,由宣政院出榜告示。此
一作班穉。西汉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班彪之父。少为黄门郎中、常侍。成帝末,欲立定陶王为太子,数遣使问近臣,他独谨慎不言。哀帝即位,出为西河属国都尉,迁广平相。素与王莽友善,及莽秉政,以不颂莽德
清代佥造漕船费用之一。佥造漕船,除额给料价外,再向运漕卫所与余丁征收协济银两,做为船帮贴补造船之用,谓之帮贴费。
战国时魏国封君。约与苏秦之弟苏代同时。曾为魏相,得魏襄王信重。秦王召之入秦,他不欲往,苏代曾为其说秦王。见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。
?—1877清湖南耒阳人。咸丰末年以武童投效湘军入川镇压太平军,补千总,加守备衔。同治元年(1862)从四川总督骆秉章击败蓝朝鼎部义军等,命以参将尽先补用。旋擢副将,赏猛勇巴图鲁名号,以总兵记名简放。
?—1085宋无为(今属安徽)人,字悦道。少有名于乡里,屡举不第,仍力学。元丰八年(1085)中进士第一,放榜后六日即卒。
以决水之法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咸卤之地,使之成为沃土,提高粮食产量。始自秦汉,唐因之。至宋,已普遍推行。仁宗时,于绛州(治今山西新绛)地区淤田。神宗时,推行于京东西、河北、河东路及京畿等地,引运河
唐荆南(治今湖北荆州)人。少试进士不第。代宗时,荆南节度使卫伯玉辟为从事。德宗时,为辰州、虔州刺史。工诗。少逢安史之乱,深感沉痛,写《苦哉行》、《塞下曲》等忧国忧民诗歌。此外,多寄情山水,感伤身世之作
学校名。清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(1902.1)江苏巡抚聂缉椝将苏州中西学堂扩充改建而成,广拓斋舍,多招生徒,以一百人为额。课程、等级、班次,均仿照山东大学堂模式,分设正斋、备斋、专斋。除英文、日文外,兼
954—1001北宋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)人,字元之。世务农。太平兴国进士,授成武主簿。端拱初,召试,直史馆,献《端拱箴》以寓规讽。朝廷访以边事,上《御戎十策》。迁知制诰,判大理寺。为徐铉雪诬,坐贬商州